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5月27日訊(記者朱國旺 郭文培)在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的戰斗中,以“三方三藥”為代表的中醫藥,能夠適應并有效治療不同癥狀的患者,在阻止輕癥轉重癥、重癥治療及患者康復方面療效顯現,成為疫情防控中國方案的亮點。為此,全國人大代表、江蘇康緣藥業董事長肖偉建議:國家科技部、衛健委設立中藥防治病毒性感染疾病創新藥物研發重大專項,加快病毒感染性疾病系列中藥研發,提前為未來可能的各類疫病做好藥物戰略儲備。
肖偉表示,任何一種新出現的對人類有嚴重致病性的新型病毒,化學藥和疫苗研發具有明顯的滯后性,期望能夠預先判斷致病的病毒并提前研制藥物和疫苗,顯然不現實;加之,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發生和發展是病毒和機體免疫博弈的結果,嚴重者會引起細胞因子風暴,造成器官衰竭和死亡,依靠單一藥物難以有效治療。顯然,這種“藥物和疫苗研發永遠跟在病毒后面追”的局面將在較長一段時期內無法突破,給臨床治療帶來極大的困難。
然而,此類疾病屬中醫“瘟疫”范疇。復方中藥的多藥物、多成分的組方原則,決定了其多靶點、多途徑作用特點,在抑制多種病毒、調節細胞炎癥因子、調動機體自身免疫力、改善臨床癥狀等方面都具有顯著效果。為此,肖偉提出,對于疫病防治,中醫藥有獨特的優勢,是目前唯一可能實現治療藥物前置研發的領域。因此,他提出,可提前研發遴選出4類創新中藥,提前為未來可能的各類疫病做好藥物戰略儲備。
一是研發一批基于傳統中醫藥理論和傳統工藝的疫病預防、治療、康復的復方中藥。深入研究和挖掘中醫藥數千年來治療疫病的精髓,研究明確各類疫病的不同證型、癥狀及治則,結合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中醫藥治療的“武漢模式”,針對各類疫病分別研制出核心基礎方制劑,再根據不同證型、癥狀研制出加減方制劑,為應急保障提供前期技術支撐和物資儲備。
二是研發一批既符合中醫藥理論又能用世界醫學通用語言闡釋的治療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創新中藥。以中醫藥診療體系“理、法、方、藥、量”為依據,結合現代醫學對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研究成果以及基因組學、蛋白組學、代謝組學、免疫組學等技術,突破僅憑經驗組方的傳統,圍繞“病-證-靶標群-功效物質群發現”建立創新中藥發現體系,根據不同病毒引起疾病的共性表現,針對抑制病毒復制、阻斷細胞因子風暴、調節機體免疫、改善臨床癥狀、改善預后等疾病不同進展階段,研制物質基礎和作用機制基本清晰、療效確切、質量均一的系列創新中藥,并在全球流行性疾病中發揮作用,進一步推動中醫藥的國際化。
三是遴選一批確有療效的已上市病毒防治中藥。系統梳理在近現代疫病防治中發揮有效作用的已上市中藥,支持其通過上市后藥理作用、機制及臨床研究,形成高級別的循證醫學證據,為未來疫情防控中老藥新用提供有力佐證和科學依據。
四是常態化構建病毒感染性疾病的中醫藥臨床診療方案和戰略性儲備防治藥物。針對不同病毒類型、進展階段,以及不同中醫證型、癥狀,結合以上三種類型藥物研發的新成果,構建并持續更新相關疾病的中醫藥診療方案,同時開展戰略性藥物儲備,一旦原有病毒再次肆虐或新病毒來臨時,就能實現有藥可治、有藥可用,快速阻止疫情的發展。
(責任編輯:楊奇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