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是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給予關注的領域之一。他就任以來動作不斷,意在推動美國人工智能發展。分析人士4月3日說,面對美國即將實施的所謂“對等關稅”政策,技術巨頭斥巨資在美建設的人工智能基礎設施項目或遭反噬。
路透社3日援引美國普查局數據報道,電子產品是美國去年第二大類進口商品,包括智能手機、個人電腦和數據中心設備在內,總市值接近4860億美元。美國伯恩斯坦研究公司分析師估算,去年美國數據處理設備進口額約為2000億美元。
按美國管理咨詢公司巔峰集團合伙人阿比謝克·辛格說法,一旦落實“對等關稅”政策,技術巨頭將重新規劃資金支出,“預計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和消費技術領域的主要參與者將重新分配短期支出,從擴張轉向采購對沖或采購轉移”。
根據特朗普2日簽署的關于所謂“對等關稅”的行政令,美國定于5日開始對所有貿易伙伴加征10%的“最低基準關稅”,對某些貿易伙伴征收更高關稅。一名白宮官員說,半導體產品不在征收之列,但美國政府正計劃稍后對芯片征收關稅。
3日,美國主要技術企業股票大幅下挫,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指數下跌。
“毫無疑問,進入數據中心的設備將越來越貴。”美國金融服務機構D.A.戴維森公司分析師吉爾·盧里亞說。
路透社認為,成本增加會拖累美國擴張數據中心和推廣人工智能的進程,阻滯特朗普支持的“星際之門”項目。
特朗普1月20日就任總統,次日就公布所謂“史上最大”的人工智能基礎設施投資項目“星際之門”。該項目由美國開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日本軟銀集團和美國甲骨文公司推進,計劃4年內累計投資5000億美元,在美國建設支持人工智能發展的基礎設施。
依據盧里亞的說法,這一項目的資金能否達到那么大規模本就存疑,加上新關稅政策的沖擊,“更不可能實現融資目標”。早在特朗普宣布“星際之門”項目前,OpenAI與微軟已著手打造同類數據中心項目,而微軟目前已表示要以一種更為平衡、謹慎的方式擴建數據中心,另一技術巨頭亞馬遜公司“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如此”。
多名分析師認為,新關稅政策還將對微軟、亞馬遜、谷歌母公司字母表公司等頂級云服務提供商構成新的威脅。這些企業本就因其高昂的人工智能預算而受到投資者懷疑。
匯豐控股有限公司3日提醒,明年可能放緩對云計算公司的投入,同時下調美國英偉達公司的目標價格。
(王鑫方 新華社專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