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杰 本報記者 何星輝
初春,貴州省貴陽市清鎮市天朗氣清。走近清鎮市紅楓湖,微風吹拂下,清澈的湖面波光粼粼,不時有鳥兒飛過。很難想象,多年前,這里曾因水污染讓人望而卻步。如今,在環保法庭的支持下,在新興科技的助力下,這里已成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休閑、打卡。
為生態環境撐起法律“保護傘”
紅楓湖水域面積達57.2平方公里,是貴州高原上最大的人工湖泊之一,也是貴陽市“兩湖一庫”的重要組成部分,被譽為貴陽“大水缸”。1988年,紅楓湖經國務院批準,成為融高原湖光山色、巖溶地貌、少數民族風情為一體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名聲大噪后的紅楓湖,在吸引游客的同時也吸引了許多工業企業。這些企業沿湖建廠,加上當地工業無序發展,導致紅楓湖水質逐漸惡化。“大水缸”變成了“大染缸”,威脅著人們的飲水安全。
“2007年,貴州省高級人民法院和中共貴陽市委員會決定在清鎮市設立一個建制、管理相對獨立的環保法庭——清鎮市環境保護法庭,旨在用法律手段保護好‘兩湖一庫’。”清鎮市人民法院環境保護法庭庭長楊坤介紹,后來,清鎮市環境保護法庭更名為“清鎮市人民法院環境保護法庭”。
清鎮市人民法院環境保護法庭成立后審理的首例案件讓楊坤記憶猶新。20世紀90年代,貴州天峰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在紅楓湖保護區范圍內建起了磷石膏尾礦庫,在尾礦庫堆放了上百萬噸的磷石膏廢渣。渣場滲濾液通過地表、地下排入紅楓湖上游河流羊昌河,嚴重污染了紅楓湖。
為此,貴陽市“兩湖一庫”管理局于2007年12月提起公益訴訟。清鎮市人民法院環境保護法庭支持貴陽市“兩湖一庫”管理局的訴訟請求,不足20天就宣判。被告貴州天峰化工有限責任公司于判決生效之日起立即停止使用尾礦廢渣場,并于2008年3月31日前消除尾礦廢渣場對環境的影響。最后,貴州天峰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全面關停磷胺生產線。
這一案件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也得到了最高人民法院的充分肯定,更讓紅楓湖岸邊的群眾印象深刻。
這些年,清鎮市人民法院環境保護法審理了一件件有重大影響的公益訴訟案件:全國首例環境信息公開案,以司法審查推動政府信息公開;全國首例個人作為原告的公益訴訟案,開啟“誰污染誰治理,誰破壞誰修復”的生態補償審判先河……這些案件為我國環境公益訴訟制度的建立提供了豐富的司法實踐素材,也為紅楓湖生態環境保護撐起了法律“保護傘”。
監管平臺提高監測科學性
“紅楓湖流域廣、支流多。現有管理機構難以實現統一協調,生態環境監測監管難度較大、覆蓋要素不全。”貴陽市生態環境局清鎮分局副局長劉鑫說。
環境監測監管是生態保護的基礎。近年來,清鎮市立足現有的生態環境信息化建設成果,建成清鎮市“生態之眼”——天空地一體化生態監測監管平臺。借助先進的通信手段和數據處理技術,平臺不斷提升數據監控、數據共享、數據分析、數據利用能力。
“清鎮市天空地一體化生態環境監測監管平臺依靠遙感衛星、空氣質量連續自動監測系統、水質自動監測微站和視頻監控點等,建立起覆蓋紅楓湖全域的立體數據感知體系。通過這一平臺,我們可以掌握紅楓湖水、氣、陽光等資源環境要素的實時情況,為生態環境管理提供精細化、流程化、智慧化的數據服務。”劉鑫說。
天空地一體化生態監測監管平臺上線運行后,大大降低了監測成本,提高了監測的科學性和便捷度。貴陽市生態環境局清鎮分局工作人員程嘉玉說:“如今,空中及地表的各種生態數據都能夠匯聚到平臺上。只要有污染,監測監管平臺就會第一時間感應并反饋,我們也能第一時間鎖定紅楓湖的污染源,啟動整治等工作。”
完備的監測體系,信息化的監測手段讓污染無處遁形。如今,紅楓湖水質長期穩定在Ⅲ類、取水口達到地表水Ⅱ類水質標準。清鎮市先后獲得“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國家綠色產業示范基地”“百家深呼吸小城”“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等稱號。
為了讓生態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清鎮市建成了貴州首家土壤污染防治科普宣教基地,并持續辦好紅楓湖綠色發展學術論壇,不斷提升大生態干部教育基地的建設質量。
貴州省貴陽市政協副主席、清鎮市委書記付濤在清鎮市委七屆七次全會上提出,要堅定不移推進“生態立市”戰略,發揮清鎮生態環境和旅游資源優勢,打造一批依山傍水、富有特色的旅游景點、休閑度假區、游客打卡地,培育更多“小而美”的特色民宿。要開展紅楓湖美麗河湖創建工作,因地制宜建設“口袋公園”,“見縫插針”建設休閑綠帶、幸福綠帶,把城市“金角銀邊”充分利用起來,打造更多微型體育公園,為群眾休閑、體育活動提供便利,讓良好的生態環境成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讓人民群眾共享生態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