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超對接,真的無縫對接了嗎?懷遠滯銷的石榴繼續扔滿坑;水靈靈的大白菜真跌成了“白菜價”;賣不動的界首蘿卜“動”用了副市長上陣吆喝。
“城鎮居民沒吃上放心菜不說,農民都急得"接"不上氣。”全國人大代表魯中祝說,她這位“泥腿子”的基層代表要揭揭“農超對接”的短,在兩會現場念首“難字訣”。
難字訣層層加價傷不起
這一年,全國人大代表魯中祝的腳步分外急。在來北京開會的前一個月,她每天都會在農戶家中調查到深夜,就連一雙穿到北京的皮鞋底還粘著鳳臺鄉間的泥土。魯中祝感慨:"農超對接"還沒有真正將農民與超市"對接"。”
去年初冬,懷遠的大白菜滯銷時,魯中祝留意到一組數據:從地頭到超市,白菜價漲了九倍。地頭賣一毛錢,超市賣一塊錢。刨去種子、肥料、農藥、柴油費、編織袋、塑料袋等雜費,種植戶虧到連本都賺不回。
“原本虧本賤賣的大白菜被層層加價后,利潤差反被商家賺走了,沒讓消費者和種植戶嘗到半點甜頭。”魯中祝,這個鳳臺縣的“蘑菇大王”,感同身受,痛心疾首。
魯中祝的農超對接“難字訣”,不光難在層層加價上,還有另外兩難懸而未決:農戶負擔不起高昂的超市門檻費,更無法忍受超市三個月一結算的支付效率。“這些困難都導致了大批新鮮的果蔬被擋在了超市門外,端不上百姓的餐桌。”
吃螃蟹試驗菌菇直銷店
在鳳臺縣李沖回族鄉,“蘑菇大王”魯中祝敢想敢干的名聲在外。她是鄉里第一個搞菌菇養殖的,也是第一個研究野生菌馴化的。今年,魯中祝又在鎮上當了老板,第一個吃螃蟹經營起“菌菇直銷店”。
魯中祝說,自己開“菌菇直銷店”的目的就是想嘗試破解“農超對接”難。
在直銷店,合作社里1200戶養殖戶新采摘的菌菇,按照不同等級封裝、定價、貼標。買家開著車直接到店里看貨,簽訂訂貨合同便直接上貨。無需轉手,避開了層層加價,價廉物美的新鮮菌菇便可直接量販給各地的超市賣場。
“農產品進超市都是三個月一結算,要命的是一家老小都張嘴等著飯吃。”魯中祝告訴記者,超市固有的結算方式對小本經營的種植戶來說根本不現實。而直銷店最大優勢就在于及時結算和貨源充足。“前天下訂單,后天養殖戶們就能領到賣菌菇的現錢。”
破困局建議示范園統一布點
剪著“蘑菇頭”發型的魯中祝依靠勤勞致富,更善于精打細算。她當著記者曬出開設直銷店的成本賬:140平米的店面租金,外加裝修費一共需要85000元。不算菌菇的包裝費,至少還得雇兩名職員照看店面,那么每月還需額外支出3000-4000元的人員工資。
“農產品直銷店的模式固然能避免幾經轉手,導致哄抬物價。但問題在于極少有農戶能夠出手闊綽,擁有足夠的資金開店。”魯中祝相中了各地的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安徽省內的各級科技示范園數以千計,為啥不能在示范園內配套建設直銷店呢?
在今年的兩會上,魯中祝建議,不妨由各地政府出資在示范區籌建標準化的商鋪門面,統一配套水、電、氣、網,鼓勵種植、養殖戶開設直銷店,對外量販鮮活的農產品。
(徐穎奇 蔣瑜香)
(責任編輯:佟曉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