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堿水屬于非海洋性咸水資源,在自然界廣泛存在,人畜無法飲用,也不能直接用于農業灌溉,在世界各地多處于尚未開發狀態。我國有鹽堿地面積近15億畝,遍及19個省份。這些鹽堿地下面蘊藏著豐富的鹽堿水,主要有東北內陸碳酸鹽型、華北濱海復合型、東部鹽涂氯化物型、西北內陸硫酸鹽型等不同鹽堿水類型,絕大部分沒有得到有效開發和利用。
作為從事水產養殖的科研人員,我一直非常關注鹽堿水開發利用方面的研究工作。近年來,我國鹽堿地開發卓有成效,一些鹽堿地經過改良種起了棉花、耐鹽堿水稻等作物,為拓展糧食種植面積起到了較大作用。但鹽堿地下面豐富的鹽堿水,尚未充分利用。如果發展鹽堿地水產養殖,用這些鹽堿水來養“海鮮”,對有效利用國土資源,保障我國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水產養殖是一個應用性專業,需要經常到基地了解水產養殖情況,并開展試驗工作。我從2005年開始擔任浙江省科技特派員,到全省多地進行科技幫扶。2023年,浙江省援疆指揮部把科技特派員制度延伸到援疆工作,我成為浙江省首批援疆科技特派員,主要對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有關水產養殖方面的技術指導與服務工作。
新疆鹽堿地占全國近三分之一,地下鹽堿水利用前景廣闊。據我們采樣調查分析,阿拉爾市區域地下鹽堿水的鹽度一般在8‰~12‰。這樣鹽度的鹽堿水經過“類海水”調控技術,適合很多中高端海水養殖品種,如南美白對蝦、海水石斑魚等。今年5月,我們團隊和對口合作企業進行了2000多尾珍珠龍膽石斑魚的試養工作。10月,養殖基地的首批中高端“新疆海鮮”新鮮上市。試點的成功,讓我們信心大增。未來,我們還將繼續加強研究,進一步提高鹽堿水的科學利用水平,并帶動更多的養殖企業或場(戶)開展鹽堿水養殖,提高養殖經濟效益,讓新疆海鮮“游”向千家萬戶。
我們相信,通過科研人員、企業、政府等多方持續的努力,充分挖掘新疆鹽堿水資源優勢,能夠把新疆打造成我國重要的海鮮養殖基地,把鹽堿荒漠地變成增收致富之地。
(項目統籌:本報記者 陳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