凜冬來了,本該暗夜蕭條,而北京卻有一些飲品店變成24小時營業。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深夜走訪那一家家燈光明亮的店鋪時發現,里面坐著不少年輕人。
中國人民大學碩士研究生二年級的任哲曦是深夜造訪奶茶店的常客。她通常會點杯奶茶,然后去看一場最新上映的電影,不同電影搭配不同口味的奶茶。輕松的喜劇電影《好東西》需要搭配一杯甜甜的桃膠牛奶,都市職場電影《勝券在握》配的是一杯苦苦的黑巧克力。看到激動時喝一口,她覺得整個夜晚都加倍快樂了起來。電影結束后,趁著余興,任哲曦會把外溢的想法編輯成一段影評,敲在微博上;等興奮勁兒散去,凌晨再進入睡眠。
一杯奶茶,折射的是夜間經濟的興起。近日,中國旅游研究院發布的《2024中國夜間經濟發展報告》預測,夜間旅游需求持續上漲,2024年國內夜間旅游總花費將達到1.91萬億元。央視財經發布的“中國夜經濟活力指數報告”顯示,以90后和00后為代表的年輕消費群體,是夜間經濟的消費主力。
“凌晨后奶茶訂單會迎來一波暴漲。”北京市海淀區某奶茶店工作人員給記者看了她手機里的奶茶外賣訂單總價數據的波形圖。圖片顯示,零點以后,奶茶外賣的訂單總價陡然上升,出現一個“峰值”。為什么有人喜歡深夜下單?年輕人喜歡的夜間消費行為又是什么?
夜晚,年輕人的覓食時間
記者連續多晚走訪北京的街頭發現,很多年輕人采取的夜間消費行為是“吃”。
和任哲曦一樣,四川大學華西醫學院的博士生黃靖婷也常在夜晚喝奶茶,或者去燒烤店覓食。當她煩躁難過時,這種深夜消費的訴求會更加強烈,想找人說話,會喊上幾個實習的同事一起去燒烤店,吐槽各自近期遇到的煩心事。
不光是奶茶,中國人民大學碩士研究生二年級學生趙世杰每周會有2-3個晚上出門聚餐,一般是晚上10點后和室友去吃火鍋,慶祝生活中的進展,“每逢室友過生日,或者投稿通過,或者發工資了,我們都會去慶祝一下”。
通常,趙世杰會在晚上9點左右有想喝奶茶的沖動,他會立馬出門去附近的蜜雪冰城買一杯果茶,然后回寢室,邊看劇邊喝。
夜晚不僅是吃吃喝喝的時間,部分年輕人還會專門選擇這個時間來學習,學習過程既然伴隨著熱量消耗,就無可避免也伴隨著進食補充能量。任哲曦幾乎每周都會有一次夜晚喝著奶茶學習的經歷,她會在附近的奶茶店買一杯奶茶,找一家咖啡廳,開始寫稿子、翻譯文獻資料等。
一到夜晚,正在準備考研的孔欽昊就會進入學習的高效時間,當她學習到9點以后,常常會點一杯奶茶、一盒小蛋糕作為夜宵緩解饑餓。
在便利店就可以買到的蛋糕成了薄欣然晚上充饑的食物。在香港中文大學上課,晚上9點結束的時候,她感到饑腸轆轆;回家的路上一片漆黑,只有711便利店還亮著燈,“看到便利店的時候就感覺整個人被救贖了”。薄欣然一般會買一個里面擠滿了奶油的面包充饑。
夜晚,已然成為無數年輕人覓食的時間,只不過,為什么本應該準備睡覺的時間,總有想要吃東西消費的年輕人?
夜晚:白天的延長時間
趙世杰覺得白天去吃火鍋并不能獲得真正的放松,“如果我中午去吃火鍋,想著這個火鍋吃完,還有推進研究計劃、和同學聊選題、整理材料等瑣事要做,想著哪些事做好了,哪些沒做好,還有什么待辦事項,就會吃得匆匆忙忙。”但是,夜晚就沒有白天這種工作的禁錮,他和室友出去吃飯時也會感到更放松、更愉悅。并且,晚上有更大概率寢室的人是齊的,能約到一起。
幾乎只會和朋友在晚上玩桌游的杭舜堯形容大家白天都“心事重重”,他以“卷又卷不動,躺又躺不平”來形容只喜歡夜間打桌游的心理,“如果白天去玩桌游,我會覺得,我在浪費時間,我應該干一些更有意義的事情,比如寫文章,多讀一些書,但是非常遺憾,我把白天這么寶貴的工作時間都浪費在玩桌游上。正常情況下晚上就應該是我們的休息時間,這個時候玩桌游心理負擔會小一些。”
任哲曦傾向于把需要社交的工作放在白天,把夜晚的時間留給自己。“我特別需要私人空間,也很重視獨立思考的時間。”所以她不會選擇大家擠在一起的自習室,而是選擇能夠一個人擁有一整張桌子的咖啡廳學習,把周圍人聊天的聲音當白噪聲,這是一個不會拘束的環境。
夜晚她也常常一個人去看電影,享受一個人沉浸在電影中的感覺,“我之前試過在白天看電影,很難沉浸進去,到處都很熱鬧,看電影仿佛只是例行公事,我會想著后面要去吃飯了,要去上課了;但是在晚上,時間仿佛延長了,看完電影,我后面還有很多的時間,我可以留給自己發散。”她看完電影后還會久久地沉浸在電影中,會趁著表達欲很強的時候立刻寫下當時的感想,此時,心情也舒暢了。幾周前,她在夜晚一個人享受完電影《好東西》后,在回學校的路上看到一束光打在街邊一棵樹上,“真的很好看,世界變得豁然開朗了”。
“夜晚能讓我感到自由的時間有很多。”李佳媛如此定義她的夜晚時間。在晚上,她常常會到一個沒有人認識自己的環境,比如一家24小時營業的奶茶店,拿上一本小說或者準備一部電影,邊喝奶茶邊享受夜晚的時間。“只有此時一切才受我支配,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對于復習考研的孔欽昊來說,晚上是高效時段,也是更有緊迫感的時間段。“因為起得晚,早上就沒多少時間;吃完午飯就會到一個有點困的狀態。但是到了晚上,這些問題都沒有了。從晚上7點到凌晨兩點,我會有7個小時的高效時間。”晚上意味著一天的結束,也意味著越來越臨近考研的日期,所以,她會盡可能地在睡前把學習計劃完成。
“我晚上就想喝點甜的開心一下。”薄欣然如此解釋晚上買奶茶等甜品的原因,累了一天之后,夜間消費成了她的精神撫慰,“相當于哄自己,接著把學習或者工作推進下去”。
對她來說,夜晚進食是快樂的助推劑,而奶茶成了她最理想的選擇:一杯奶茶刺激到了多重味蕾,本身有牛奶和茶的味道;如果加上芝士還能有咸味;配上珍珠這類小料能讓嘴擁有即食的體驗感。“交織的反饋感,調動了多種感官,然后胃也得到了滿足,喝完感覺真的飽了。”
夜晚,難以割舍的充電時間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王亞鵬指出,消費行為所帶來的愉悅感實際上反映了消費社會的特征。“正如社會學家讓·鮑德里亞所言,在消費社會中,商品不僅具有使用價值,還承載著符號意義,消費行為本身成了一種文化儀式。人們往往通過消費來滿足某種心理需求。例如,廣告塑造了這樣的觀念:只有在情人節買花才能表達愛意,或者只有通過消費才能愉悅身心。這種觀念的傳播實際上是消費社會常見的建構手段。”
“如果偶爾玩到太晚,我只是會對身體愧疚,不會對這種行為愧疚,因為我樂在其中。”杭舜堯說,“只有晚上大部分人才有時間,有了桌游,大家能聚在一塊,熱熱鬧鬧的。”
夜晚進食能讓學習中的孔欽昊思路更加清晰,在學到中途時,外賣送到了以后,她就會把題目放到一邊,漫無目的、不用顧及時間地邊看視頻邊吃東西,忘掉所有有關學習的事情。“數學題做久了會讓我覺得頭疼,吃完這些東西再學習感覺腦袋更清晰,會有新的思路。”
晚上出門吃飯不僅可以增加趙世杰和朋友之間的聯系,這種夜晚適當的放松還能激活創造力。“我吃夜宵或喝奶茶不是單純為了吃,而是為了慶祝或者放松。”如果為了身體健康,強制讓趙世杰刪除晚上這段時間,即使身體獲得了足夠的睡眠,他也會覺得非常勞累。
如果白天加碼工作學習太多,沒有較多晚上屬于自己看電影或獨自思考的時間,任哲曦甚至會下意識地報復性看劇、看小說,睡得更晚。而黃靖婷在晚上喝奶茶或者吃燒烤時,沒有經過太多思考就已經點上單了。“我覺得這么做會讓我心情好一點,我就去做了。”
實際上,年輕人晚上9點后進食或者放松到凌晨再睡可能對身體造成一定傷害。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醫生李冉指出,由于人體本身的節律、激素分泌受到晝夜的影響,夜間進食或者晚睡都是違背正常生物鐘的行為;一般建議晚上9點以后不進食,晚上11點以前睡覺。“夜間進食的傷害之一是肥胖,到了晚上,身體的消化、代謝水平都會降低,食物更容易轉化成脂肪,嚴重的話會誘發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脂肪肝等疾病;偶爾一次不見得傷害特別大,但一般而言不建議這樣的行為,還是倡導大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些年輕人認識到這一點,也在下意識地采取行動。杭舜堯在有意識地降低玩到晚上12點以后的頻率,從之前的一周2-3次降為一周1次;薄欣然近期在看一些控制糖分攝入的書,除了每天必要的碳水,不過多攝入糖分;李佳媛會在一次夜晚喝奶茶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內盡量保持健康的作息。
“擁有晚上屬于自己的時間就像是跑得特別累的時候,突然給你一塊巧克力,這是一種充電的方式,但確實也不必天天如此。”任哲曦說。
實習生 馮樂妍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戴月婷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