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23日訊 “零添加最健康!”“不粘鍋做飯致癌!”“油條饅頭別吃,會變笨!”“空腹不能喝牛奶!”……隨著公眾對食品安全的重視程度日益加強,食品安全科普信息泥沙俱下,偽科學消息渾水摸魚攪動無數網友們一顆想要“吃的安全”的心。該吃不該吃,能吃不能吃?哪些是科普,哪些是謠言?小編盤點了2021年游蕩在食品安全科普領域的“謠言大戶”,看看你中招了沒?
謠言一:“零添加”就是“最健康”?
食品“零添加”概念愈演愈烈,為規范食品標識的標注,市場監管總局去年7月第二次對《食品標識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進行公開征求意見,明確食品標識不得標注“不添加”“零添加”等類似字樣。此前,我國明文規定直接約束“不添加”“不使用”“未添加”式誤導性標注。食品“零添加”“無添加”概念愈演愈烈,各種“零添加”食品充斥市場,成為不少企業標榜健康、高價格的代名詞。
謠言二:網紅“小眾奶”降糖護肝吸收快?
營養價值高、吸收快,降糖護肝,增強免疫能力……近年來,駱駝奶成了奶制品中的網紅,即便價格不菲,仍讓不少人尤其是老年人買個不停。不僅是駱駝奶,水牛奶、羊奶、植物奶等“小眾奶”都成為消費者的新寵,不少商家宣稱水牛奶的營養價值比牛奶高出幾十倍,而且脂肪含量更低、更易被吸收。一些推銷羊奶粉的微商,宣稱羊奶粉比牛奶粉更接近母乳,或宣稱植物奶利于減肥等,都對消費者產生了誤導。一些消費者以為喝“小眾奶”更營養,滿足了自己“消費升級”的需求,實際上可能花了更多錢換來的反倒是“消費降級”。
謠言三:用不粘鍋做飯,吃了會致癌?
不粘鍋對于家中掌勺或者喜歡做飯的人來說,簡直就是神器。但是網傳稱不粘鍋致癌,這是真的嗎?那不粘鍋還能用嗎?
特氟龍是聚合物,本身沒有毒性。但是在過高的溫度下使用時,可導致聚合物分解,釋放有毒物質。然而,這里的“過高的溫度”是指260℃甚至350℃以上。一般來說,符合國家標準的特氟龍涂層在正確使用的情況下都是安全的。
謠言四:老人貧血是茶惹的禍?
之所以會有喝茶導致貧血的說法,一個非常常見的理由是說茶中含有大量的單寧,這種物質與食物中的鐵元素結合形成一種不溶性物質,阻礙了人體對鐵的吸收,導致缺鐵性貧血。單寧的確會妨礙鐵的吸收,但從目前的研究來看,正常喝茶并不會對我們日常飲食中鐵的吸收產生很大影響,也不會導致人體貧血。
謠言五:“油條饅頭一口也別吃”可信嗎?
如果食物中含有鋁,有可能是添加了食品添加劑明礬。明礬又叫白礬,化學名稱是硫酸鋁鉀(鉀明礬)或硫酸鋁銨(銨明礬),是一種常見的食品添加劑,能起到膨松、柔軟的效果,還可作為固化劑用于海蜇加工,并能幫助粉條粉絲成型。根據國際權威組織的評估,每周每人每公斤體重容許攝入鋁2mg(毫克)。如果一個體重60公斤的人每周攝入不超過120毫克的鋁,便不會導致鋁在體內蓄積損害健康。
謠言六:空腹不能喝牛奶?
部分人空腹喝牛奶不舒服,最要緊的原因其實是消化能力問題,特別是乳糖不耐受。空腹喝的時候,乳糖集中到達腸道,更容易引起腸道脹氣、痙攣,甚至腹瀉、腹痛等不良反應。如果先吃些淀粉類食物,胃排空減慢,乳糖被稀釋,加上胃腸得到能量供應整體消化能力增強,喝牛奶后的不適感覺就會大大減輕,甚至消失。“強者百無禁忌,弱者如履薄冰”。一般體弱者、消化不良者、胃腸疾病患者、慢性疾病患者,需要對食物攝入的順序特別在意。
謠言七:“兒童食品”更適合兒童?
可以說,市售的“兒童食品”在成分上和成人食品基本上沒有太大差異,通常只是把大包裝換成精巧的小包裝,價格就比同類成人食品高出一大截。更有商家為了吸引兒童,會額外多添加一些色素、香精、糖等。就目前而言,食品包裝上是否含有“兒童專用”或“兒童食品”等字樣并不重要,更不能將包裝食品作為營養主要來源。最好的營養素來源應該是來自多種、天然的食物。
謠言八:吃米飯得肝癌?
自然界中有各種各樣的“有毒物質”,黃曲霉毒素是其中一個。黃曲霉在糧食中廣泛存在,即使在大米中也不例外。我國規定大米、食用油中黃曲霉毒素允許量標準為10ug/Kg,也就是10ppb。黃曲霉毒素10 ppb只是“可能遇到的最大含量”,現實生活中,絕大多數大米是不會有那么高黃曲霉毒素含量的。
謠言九:經常吃腐乳會致癌?
營養學主任醫師葩麗澤在科普中國專欄發文稱,不能把腐乳和鹽、腌菜混為一談,“大豆中的亞硝酸鹽非常低,即使長達幾個月的發酵也不會帶來大量的亞硝酸鹽,正確食用腐乳不會致癌”。事實上,制作腐乳是以毛霉菌為主,也包括少量的經過特定方法嚴選的酵母菌、曲霉、青霉,但這些都是經過嚴選的有益食用菌,不會產生毒素。此外,紅曲色素是紅曲菌產生的天然色素,對人體十分安全。
(責任編輯:石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