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12日,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主題為“堅定地走價值提升之路”的第十九屆中國方便食品大會暨方便食品展在北京舉行。圖為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所長丁鋼強。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韓肖/攝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9月11日訊 9月11-12日,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主題為“堅定地走價值提升之路”的第十九屆中國方便食品大會暨方便食品展在北京舉行。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所長丁鋼強在發言中表示,從國民營養健康的總體情況來看,我國居民鹽攝入量仍然過多。在所攝入鈉的來源主要是鹽、醬油等調味品,其中來自加工食品和餐飲消費環節的鈉攝入正逐漸增加。他呼吁,方便食品企業應該在重視減鹽,推動企業產品向更健康轉型。
丁鋼強表示,從全球和中國的營養健康的總體情況來看,鈉攝入過多,全谷物、水果、蔬菜等攝入不足等原因已經成為人們影響的重要因素。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指出,全面普及膳食營養知識,發布適合不同人群特點的膳食指南,引導居民形成科學的膳食習慣,推進健康飲食文化建設。重點解決微量營養素缺乏、部分人群油脂等高熱能食物攝入過多等問題,到2030年,居民營養知識素養明顯提高,營養缺乏疾病發生率顯著下降,全國人均每日食鹽攝入量降低20%,超重、肥胖人口增長速度明顯放緩。
在丁鋼強看來,減鹽、減油、減糖,是合理膳食專項行動的重點。到2030年,人均每日食鹽攝入量不超過5克,成人每日食用油攝入量不超過25-30克,人均每日添加糖攝入量不超過25克。
從相關數據來看,2010年,全球平均食鹽攝入量為 10.06 (9.88–10.21)克/天, 男性吃鹽量比女性高10%,亞洲吃鹽量最高。2012年統計數據顯示,全國每人日平均食鹽的攝入量為10.5克。遠高于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每天食鹽攝入量不超過6克,以及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每天食鹽攝入量不超過5克的建議。
據2015年中國健康與營養調查顯示,我國居民鈉的主要來源是鹽、醬油等調味品。來源于加工食品的鈉逐漸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2019世界減鹽周,世界鹽與健康行動(WASH)發布最新調查結果,在調查的主要快餐連鎖店供應的343種兒童餐中,超過39%的兒童快餐屬于高鹽食品(每份鹽含量超過1.8克),最咸的兒童快餐含鹽量超過成人每日攝入量(每份含鹽量高達5.95克)。
丁鋼強表示,在加工食品中,鈉的主要來源是預包裝食品。包括速食制品、肉制品、焙烤和膨化類食品等。
從我國居民膳食攝入量的變化統計來看,丁剛強希望方便食品企業能夠在產品中增加蔬菜、水果的食用量。他呼吁,方便食品行業以及整個食品行業應該重視“減鹽”,相關部門能夠制定相應的政策及配圖法規,開展減鹽項目和活動,加強監測與評估,推動企業向營養監控方向轉型。
(責任編輯:劉瀟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