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石家莊8月31日訊 今日,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第二十五次年會在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新區舉行。國際乳品聯合會(IDF)中國國家委員會名譽主席宋昆岡在發言時指出,中國乳業目前已是技術裝備先進、管理規范、產品質量穩定向好的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現代食品制造業。但在未來發展中,仍然面臨原料奶生產增長乏力等八個方面的制約與不足。在他看來,中國乳業必須盡快實現產業的升級與改造,以保障行業穩定健康發展。
對于目前行業發展面臨的挑戰和制約因素,宋昆岡做出如下解讀:
挑戰一:原料奶生產增長乏力。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全國奶類總產量2008年3236.2萬噸,2018年為3176.8萬噸(調整后的數)。奶源不足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挑戰二:乳制品產量增長速度放緩。從1998年到2008年十年間,全國乳制品產量平均增長率為28.2%,而2009年至2018年為7.1%。從2013年以后,年增長率在5%左右,其中2014年增長率為負數。
挑戰三:中國已進入世界高奶價行列。十年間,奶牛飼養規模逐步擴大,幾千頭、上萬頭的超大型牧場比比皆是,飼草飼料供應難度大,甚至不得不從國外大量進口,飼養成本高,環保壓力大,造成原料奶價格步步高升。
挑戰四:區域發展不平衡的矛盾愈加突出。我國奶畜飼養主要在北方,而消費區則是在東部和南部,“北奶南運”、“西奶東運”現象越來越多。
挑戰五:“都市型”乳業與“牧區草原型”乳業面臨著“水火兩重天”的難題。“都市型”乳業,由于資源條件所限及環保的壓力,奶牛飼養受到了制約。“牧區草原型”乳業,產品基本是耐儲存、便于遠途運輸的乳粉,但乳粉價格缺乏競爭力,而不得不減產或停產,造成奶源“過剩”。
挑戰六:對國際市場的依賴程度越來越大。由于我國乳品消費習慣的差異,干酪、奶油等產品基本不生產。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所用乳清制品完全依賴進口。我國乳制品結構性短缺及成本價格的差距,造成了對國際市場的依賴程度越來越大。
挑戰七:乳制品市場處于結構性過剩與短缺的矛盾之中。目前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市場,各種液體乳產品琳瑯滿目,品種齊全,國產的、進口的,貨源充足,應有盡有,促銷活動層出不窮,已處于相對飽和狀態。而原料型的乳粉、干酪、奶油、乳清制品、乳蛋白產品幾乎全部依賴進口。
挑戰八:傳統銷售模式正在逐步被網上銷售新模式所替代。互聯網時代,傳統的商業模式正在發生著根本的轉變,區域分級銷售、渠道直銷等線下銷售逐漸被線上、網店銷售所取代,特別是在快速消費品顯得尤為突出。
宋昆岡表示,針對我國乳業面臨的新形勢、新問題,應盡快進行轉型升級,改變發展模式,優化產品結構,發展縱向與橫向聯合,加強國際合作,走出一條中國乳業持續穩定發展之路。
他建議,倡導發展適度規模的家庭牧場、合作牧場,就地就近解決優質飼草飼料供應,以降低養殖成本,降低原料奶價格。“城市型乳業”與“牧區草原型乳業”、“農區型乳業”之間的“橫向”聯合,把資源優勢與市場優勢“疊加”在一起,提升企業的綜合競爭力實現雙贏。
在乳粉市場“奇跡”一去不復返的背景下,宋昆岡認為,“牧區草原型”乳業盡快轉型升級,轉變以乳粉為當家產品的單一產品模式。
針對不斷變化的消費需求,宋昆岡建議,乳企應大力優化產品結構。發展功能型乳制品、風味型乳制品、發酵乳制品、適合不同人群營養需要的配方乳制品,以擴大消費人群,增加乳制品消費,推動乳制品行業穩定持續發展。
此外,在響應“一帶一路”倡議的背景下,他還建議,有條件的企業應大膽走出國門,到資源優勢的國家建設生產基地,生產國內市場短缺的產品、成本高的產品,如:乳清制品、干酪、奶油等。
(責任編輯:劉瀟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