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務院食安辦指導,經濟日報社主辦,中國經濟網承辦的第十一屆中國食品安全論壇分論壇——“科技創新助力食品安全”6月23日上午舉辦。圖為河南省湯陰縣食安辦主任、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李付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李凡/攝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6月23日訊 由國務院食安辦指導,經濟日報社主辦,中國經濟網承辦的第十一屆中國食品安全論壇分論壇--"科技創新助力食品安全"6月23日上午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舉辦。河南省湯陰縣食安辦主任、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李付國在論壇上表示,下一步工作當中應該以問題為導向,不斷強化源頭管理,構建天藍水清的生態保障體系,確保農產品源頭的安全。第二個強化依法監管,要認真落實《食品安全法》的相關要求,貫徹"四個最嚴"構建嚴密高效的監管責任體系。第三個感覺應該強化檢驗檢測,構建三位一體的檢驗檢測體系,也就是企業自檢,監管部門抽檢或者第三方抽檢,然后快檢篩查體系,作為補充三位一體檢驗檢測體系。再一個強化標準規范,構建包括誠信自律體系,可視可達的追溯體系五大體系,通過這些不斷提高我們基層的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呵護好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以下為發言全文:
中辦、國辦、地方領導干部食品責任制度出臺以后,可以說是我們的食品安全工作更加有了章法。之前我們湯陰縣在食品安全上積極探索,我首先介紹一下湯陰縣的基本情況,湯陰縣是中華易經的發祥地,民族英雄岳飛的故里,同時也是全國食品工業強縣。近年來縣委、縣政府站在改善民生、提升產業的高度,以對外輸出食品無質量問題和縣域內流通的食品無質量問題兩個目標,積極探索形成了嚴格監管、智慧溯源,誠信保險、客戶宣傳、生態保障食品安全的五條路徑。比如智慧溯源今天獲得了食品安全示范項目,利用“互聯網+”搭建了智慧食藥監平臺。平臺設置了從農田到餐桌的各個環節,比如綠色農產品、放心菜市場、透明生產、流通銷售和透明餐飲五個模塊。另外,眼工程、透明車間、明廚亮灶,實現對農田生產企業的車間、餐飲后廚進行監管。另外,開通了食品生產經營者、監管部門和消費者三個終端,企業通過這個平臺履行主體責任,我們政策通過這個平臺進行監管,然后消費者通過這個平臺實施監督,三方合力實現食品安全社會共享共治,這是我們的一些探索。目前,取得了初步的一些成效,實現了我們食品產業和食品安全的良性互動。目前食品產業集聚區,擁有了今麥郎、眾品永達、嘉士利等169家行業龍頭企業,還500多個系列產品,形成了小麥、玉米、大豆、生豬、肉雞、食用菌等十大循環經濟產業鏈。2018年我們成功的創建了河南省首批食品安全示范縣,當然下一步問題還很多,食品安全永遠在路上,我們會繼續努力,保障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我來自基層監管一線,感覺現在食品安全面臨著很多的問題和挑戰。比如食品安全監管量大、點多、面廣,監管對象非常繁多。另外涉及到從農田到餐桌的各個環節比較復雜,還有三小監管,小作坊、小攤販、小餐飲店。這些監管的難題,包括農產品質量監管環境源頭問題,這是監管對象這塊。另外就是從業基層,特別是鄉村偏遠結合部,食品安全從業人員的素質,包括企業主體責任的落實以及社會誠信體系構建,我覺得還是任重道遠。另外,基層的治理水平、治理能力,包括監管部門執法人員的執法素養、業務水平都需要不斷的提高。
針對這些問題,我覺得下一步工作當中應該以問題為導向,不斷強化源頭管理,構建天藍水清的生態保障體系,確保農產品源頭的安全。第二個強化依法監管,要認真落實《食品安全法》的相關要求,貫徹“四個最嚴”構建嚴密高效的監管責任體系。第三個感覺應該強化檢驗檢測,構建三位一體的檢驗檢測體系,也就是企業自檢,監管部門抽檢或者第三方抽檢,然后快檢篩查體系,作為補充三位一體檢驗檢測體系。再一個強化標準規范,構建包括誠信自律體系,可視可達的追溯體系五大體系,通過這些不斷提高我們基層的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呵護好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責任編輯:劉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