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務院食安辦、中央文明辦、教育部等23部門聯合主辦的主題為“尚德守法 食品安全讓生活更美好”的2019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6月18日正式啟動。由經濟日報社承辦,中國經濟網執行承辦的宣傳周主場活動在京舉行。圖為中糧集團董事長呂軍發言。中國經濟網記者 裴小閣/攝影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6月18日訊(記者 李方) 由國務院食品安全辦等23個部委主辦,經濟日報社承辦,中國經濟網執行承辦的2019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主場活動18日上午在北京舉行。中糧集團董事長呂軍出席活動,并在發言中介紹了中糧集團扛起維護食品安全主體責任,不斷改進創新工作方法,探索創建具有中糧特色的食品安全管理模式和體系。
“維護國家糧食和食品安全,是中糧集團立身之本。”呂軍表示,作為國內最大的食品供應商,中糧把食品安全作為生命線工程,明確各級企業一把手是第一責任人,提出以“敬畏生命、客戶和自然”為核心的食品安全十項管理原則,劃出6條紅線,對食品安全問題實施“一票否決”。目前,中糧擁有完備的食品安全管理機構網絡和近6000名專職從業人員,為有效落實食品安全責任提供了堅強保障。
中糧完善管理體系,實現全覆蓋可追溯,建立了由7個模塊、17個子系統構成的,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確保全鏈條風險可控。搭建了集團——區域——工廠三級檢測體系,擁有實驗室220家、檢測人員4200多名,實現“檢驗項目、抽樣方案、檢驗頻率、檢驗方法、合格判定標準”五統一。建立了信息化可追溯體系,14家從事糧油食品行業的二級公司、1233家法人企業實現ERP系統全覆蓋。蒙牛乳業從牧場到經銷商的信息化追溯,正向1小時,反向2小時,生產過程追溯只需要30秒。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績效評估系統,設計食品安全風險指數,有效識別食品安全管理短板,推動中糧食品安全績效等級從2011年的2級提升到現在的7級。
在帶動行業轉型升級方面,中糧加強與國家有關部委的合作,積極參與國家標準制定修訂工作,通過不斷完善涵蓋全產業鏈的食品安全標準體系,發揮標準化在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推動高質量發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據悉,2018年中糧牽頭創建的乳業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是食品行業首個國家級創新基地。
同時,中糧還積極推動中國標準“走出去”,參與國際標準制定,提升中國企業行業話語權。中糧作為主要起草人制定的稻米、小麥規格等ISO標準,實現了我國涉農領域主導修訂國際標準零的突破,每年可為國家節約數億元開支。中糧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加快中國食品“走出去”步伐,通過國際產能合作,已逐步形成覆蓋全球的食品供應鏈條,更好地推動多邊食品貿易的蓬勃發展,為全球消費者帶來安全、營養、健康的食品。目前,中糧業務已經遍及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2018年11月,首屆進博會期間,中糧與57家外商現場簽約,總規模超過530億元人民幣。
呂軍表示,中糧還將進一步完善優化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與政府部門、業內同仁、廣大消費者一起,不斷促進食品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為維護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作出中糧貢獻。
(責任編輯:王惠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