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主場活動”7月17日在北京舉行。圖為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主場活動現場。中國經濟網記者王巖/攝影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18日訊(記者楊秀峰) 7月17日,由國務院食安辦指導、經濟日報主辦、中糧集團聯合主辦、中國經濟網承辦的第十屆中國食品安全論壇在京舉行。與會官員、學者和企業代表就大市場監管模式下的食品安全監管、科技創新與科學傳播以及新時代中國乳業的全面振興等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第十屆中國食品安全論壇”分論壇一--大市場監管模式下的食品安全監管7月17日在北京舉行。圖為論壇現場。
強化監管 多方發力
“大市場監管模式下的食品安全監管”、“打造新時代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智慧監管的實踐與討論”……在第十屆中國食品安全論壇分論壇——“大市場監管模式下的食品安全監管”分論壇上,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副巡視員王柏琴、無錫市食品藥品管理局流通處處長張強、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等人在發言時,就如何確保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得到全面強化而非弱化,從而繼續有效確保“人民舌尖上的安全”等問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食品安全問題是全社會高度關注的民生大事,不僅事關黨和政府的執政形象和公信力,企業誠信和行業自治也至關重要。
作為企業代表,百勝中國首席公共事務官王立志、美團點評首席食品安全官路唯佳等在分論壇上表示,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要樹立誠實守信的道德標桿,增強企業主體責任意識。
與會嘉賓表示,近年來,政府部門多措并舉,引導公眾消費,并倒逼企業講誠信,促進行業強自律,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今后,還需要各界溝通努力,創新監管方式,完善守法誠信褒獎機制和違法失信懲戒機制,讓守法者行走天下、失信者寸步難行。
“第十屆中國食品安全論壇”分論壇二——科技創新與科學傳播7月17日在北京舉行。圖為論壇現場。中國經濟網實習記者王欣竹/攝影
科學傳播 正面引導
相關數據顯示,網絡謠言中“舌尖上的謠言”占45%,食品安全領域成為網絡謠言的重災區。進入新時代,及時有效辟謠,科學傳播食品安全知識,建立社會多元主體共治謠言的長效機制,成為食品安全領域的一場持久攻堅戰。在第十屆中國食品安全論壇分論壇——“科技創新與科學傳播分論壇”上,來自學界、企業界、媒體界的專業人士共同就“新時代如何做好食品安全科普”展開討論。
“第十屆中國食品安全論壇”之“科技創新與科學傳播分論壇”7月17日在北京舉行。圖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食品科學檢測技術學科專家龐國芳發言。中國經濟網實習記者王欣竹/攝影
在分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食品科學檢測技術學科專家龐國芳就實現農藥殘留檢測技術信息化提出五方面措施。即農藥殘留監控技術急需更新換代,實現彎道超車,以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重拳治理高劇毒和禁用農藥;加強研制農藥殘留限量標準和每日允許攝入標準,而且要和世界先進國家對標;創立國家級農藥殘留監控研究實驗室和國家農藥殘留基礎大數據庫,加強農藥毒理學基礎研究;把各類產品農藥殘留報告納入到各級政府的購買計劃中。
“第十屆中國食品安全論壇”分論壇二——科技創新與科學傳播7月17日在北京舉行。圖為中國經濟網總裁王旭東發言。中國經濟網實習記者王欣竹/攝影
中國經濟網總裁王旭東在分論壇上談到在食品安全科普方面,媒體要承擔的責任時表示,近年來中國經濟網堅持聯合政府機構、學術機構、企業、媒體等,進行聯動傳播。除了常規的破解謠言、科普知識的報道之外,從2014年開始,中國經濟網作為協辦單位參與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食品安全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對當前的食品安全熱點以科技界共識的形式進行分析和解讀,回應公眾關切、引導社會輿論。這一活動已經成為我國食品學術界與媒體和公眾進行風險交流、科普宣傳的一個重要品牌活動。
“第十屆中國食品安全論壇”之“科技創新與科學傳播分論壇”7月17日在北京舉行。圖為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孟素荷發言。中國經濟網實習記者王欣竹/攝影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孟素荷在分論壇上說,我們一直在說食品安全僅僅是基礎,它不是我們工作的全部,健康和安全營養才是我們食品人最終的追求目標。應當夯實食品安全的科學基礎,讓中國食品制造恢復自信、恢復尊嚴。
“第十屆中國食品安全論壇”分論壇二——科技創新與科學傳播7月17日在北京舉行。圖為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院長王守偉發言。中國經濟網實習記者王欣竹/攝影
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院長王守偉坦言,我們國家現在正處于一個非常好的歷史時期,如果下一步國家要在食品安全領域,或者說整個食品領域發展的話,我們有足夠多的自信和實力。
第十屆中國食品安全論壇分論壇三——“新時代中國乳業的全面振興”7月17日在北京舉行。圖為論壇現場。中國經濟網記者 王巖/攝影
創新發展 乳業振興
今年是三氯氰胺事件十年,這十年中國乳業經歷了大起大落,新時代中國乳業在實現全面振興之際,如何讓乳業更安全?在第十屆中國食品安全論壇分論壇——“新時代中國乳業的全面振興”分論壇上,與會嘉賓圍繞“創新發展促品質升級,讓下一代喝上放心乳粉”話題展開了熱烈討論。
第十屆中國食品安全論壇分論壇三——“新時代中國乳業的全面振興”7月17日下午在北京舉行,圖為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副司長馬福祥發表演講。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王巖/攝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副司長馬福祥說,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事關祖國下一代,下一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將緊緊圍繞食品安全戰略,對標“四個最嚴”扎實做好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注冊工作,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第十屆中國食品安全論壇”分論壇三——新時代中國乳業的全面振興7月17日在北京舉行。圖為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秘書長劉學聰參與"創新發展促品質升級,讓下一代喝上放心乳粉"對話。中國經濟網記者 王巖/攝影
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秘書長劉學聰在分論壇上坦言:“國內消費者對國產乳品的信心正處在快速提升階段。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的嬰幼兒奶粉企業,每年正在實現更高商業的提升,這說明什么中國的消費者,正在逐漸信任我們的品牌。中國消費者對中國制造的信心未來只會越來越好。”
第十屆中國食品安全論壇分論壇三——“新時代中國乳業的全面振興”7月17日下午在北京舉行。圖為中國奶業協會期刊總編輯楊秀文發表演講。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王巖/攝
中國奶業協會期刊總編輯楊秀文在論壇上表示,中國奶業過去十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奶業整體數據得到大幅提升。目前中國奶牛單產和生鮮乳的質量已接近和達到歐盟的水平。
第十屆中國食品安全論壇分論壇三——“新時代中國乳業的全面振興”7月17日下午在北京舉行。圖為伊利集團副總裁陳福泉發表演講。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王巖/攝
伊利集團副總裁陳福泉在論壇上說,目前,中國生鮮乳產量已經居于世界第三位。但是中國人均飲奶量并不大,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更遠,目前意大利人均年飲奶量高達120公斤,而中國則僅為36公斤,巨大的差距意味著巨大的增長空間。
從與會嘉賓的暢聊中不難看出,近年來,中國全乳制品行業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升,乳品質量安全水平大幅提高,乳業全面振興邁出了新的步伐。
第十屆中國食品安全論壇的成功舉辦,顯示了保障食品安全,中國已從單純的政府管理到形成社會共治格局,由各部門單打獨斗到信用監管、聯合懲戒,食品安全治理的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升,監管力量不斷增強。也表明,以此為起點,人人參與、共享共治的食品安全新時代已經來到每個人的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