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圣元公司采訪,源于他們2012年9月份的一件事:把遭特大暴雨淋濕的91.74噸奶粉全部拆毀,作為飼料粉進入到飼料流通市場。為此,圣元損失了2000萬元。
2008年9月,三聚氰胺事件爆發后,圣元直接經濟損失共計14億元,年銷售額從50億元降到了10億元,在納斯達克上市的股票從50美元降為4.5美元,資本市場的損失過百億元。這一致命的打擊讓圣元元氣大傷,痛定思痛,圣元做出兩個重要決定:一是關閉、出售了圣元在東北和內蒙古5個工廠中的4個,其中1個改為生產豆粉,只保留青島這一家工廠;二是徹底關停質量控制難度較高的國內奶源,只從歐盟和新西蘭采購原料。“關閉這些工廠,我們公司損失了1億元,但我們想,要確保產品100%不出問題,必須痛下決心。所以特大暴雨淋濕了產品后,我們忍痛報廢了價值2000萬元的奶粉,就是出于產品質量不容有絲毫閃失這樣的信念。”圣元公司總經理李克說,圣元就是要做讓國人放心的奶粉。
雖然圣元有這樣的壯舉,但圣元的奶粉質量是否真的過硬呢?記者道出了自己的擔心。
“這個事我插句話。”青島市政府副秘書長、食品安全辦公室主任李明接過話題說,“我們近期搞了一次大規模、透明化、嚴要求的嬰幼兒奶粉抽檢,4月底結果已經公布,圣元奶粉抽查了6個品種,全部合格。”
在圣元的生產車間,公司行政總監李震告訴記者,圣元的生產工藝以前是濕法生產,三聚氰胺事件后改為了干法生產,干法生產的特點是能保證產品質量,并能實現綠色、低碳生產方式,而且效率更高。但干法生產對環境的要求極為嚴格,溫度、濕度、空氣等都有極為苛刻的要求,而且對員工的素質也要求很高。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三聚氰胺事件后,圣元公司對檢測中心的投入增加了兩倍。“我們檢測中心擁有200多臺套世界先進的檢測設備,我們有14臺高效液相色譜儀,都是世界最先進的色譜設備,主要檢測各種維生素類、毒素類、污染物、非法添加等。設備多的好處是一臺設備只操作一個項目,這樣就形成了檢測的流水線,大大提高了檢測效率。”圣元檢測中心主任王錫青向記者介紹道。
據王錫青介紹,圣元的檢測中心除能檢測國家的64項強制指標外,還多加了30多項檢測指標,而且圣元的內控標準是高于國家標準的。“我們每批原料都要檢驗,每批出廠的產品也要檢驗,目標是把檢測中心建成‘預警中心’:實現提前發現、評估和預防食品安全風險,一旦捕捉到相關的食品安全警兆,便可迅速采取措施加以控制,最大程度保證食品質量安全。”
“食品安全 誠信守望”新聞公益行動
點擊進入:食品安全守望者評選活動
(責任編輯:韓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