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15日訊(記者 影子)繼2008年成為北京奧運唯一指定用酒后,在剛剛結束的2010年上海世博會上,華夏長城葡萄酒又作為“上海世博會唯一指定葡萄酒”向世界展現了中國葡萄酒的頂級品質和國際化實力。作為中糧集團全產業鏈的一部分,華夏長城葡萄酒是如何確保產品質量的呢?華夏長城葡萄酒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雪峰接受專訪時表示,無論從葡萄品種引進到產地建設、從種植到采摘,還是從葡萄酒的釀造到存儲運輸,都實現了嚴格的質量監控體系“產業鏈”全程覆蓋,真正打造“從田間到餐桌”的一條龍質量控制體系。
11月初,“走進中糧之長城葡萄酒質量行”記者一行來到位于河北省昌黎縣的中糧華夏長城葡萄酒生產基地,對企業的現狀和食品安全保障體系進行走訪和了解。
長城的河北昌黎產區與河北沙城、山東煙臺同為中糧酒業在我國的三大葡萄酒產區。昌黎產區地處環渤海經濟圈,連接著連結京津冀都市圈與遼東半島城市圈。昌黎縣有三百多年的葡萄栽培歷史,在80年代初期,這里就被國家輕工業部定點為引種國際優質干紅葡萄并研制開發高檔干紅葡萄酒基地。我國的第一瓶高檔干紅葡萄酒于1983年誕生在長城葡萄酒廠區。
全產業鏈“從田間到餐桌” 一條龍控制體系
在基地我們看到,這里已經形成了以葡萄酒為主線的完整的產業鏈。從葡萄種植嫁接到管理收獲、從葡萄的運輸儲藏到葡萄酒的生產釀造、從葡萄酒品鑒到旅游、從產品的生產到各個項目的研發,產業鏈各環節緊密相連。這就是2009年初,中糧集團提出的“全產業鏈”的模式。
長城葡萄酒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雪峰接受專訪 王維亮/攝
華夏長城葡萄酒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雪峰接受中國經濟網記者專訪時表示,世博會上,作為中國葡萄酒、乃至東方葡萄酒的代表,長城葡萄酒產品的高品質、多元化得到了消費者的一致認可。為了確保這樣的高品質,切合“全產業鏈”模式、長城從葡萄酒的生產加工到出廠檢驗、從銷售到流通等各個生產環節都建立了完整的食品安全控制體系。
華夏長城葡萄酒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雪峰接受中國經濟網記者專訪時表示,世博會上,作為中國葡萄酒、乃至東方葡萄酒的代表,長城葡萄酒產品的高品質、多元化得到了消費者的一致認可。為了確保這樣的高品質,切合“全產業鏈”模式、長城從葡萄酒的生產加工到出廠檢驗、從銷售到流通等各個生產環節都建立了完整的食品安全控制體系。
楊雪峰說,長城的高品質從葡萄酒的原料就嚴格把關。公司分別于86年、88年、2006年三次從法國引進了赤霞珠等砧木嫁接苗木,研發適合昌黎本地特色的釀酒葡萄。赤霞珠是世界葡萄的古老品種,在法國有著百年的歷史。引進這些釀造品種,以培育優良的釀酒葡萄品種,保證了釀酒葡萄的品質。
楊雪峰表示,消費者認可葡萄酒的營養成分、健康、高貴,作為制造商,應建立在產品安全的基礎上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要將安全放在企業最重要的位置。公司無論從葡萄品種引進到基地建設、從葡萄的種植到采摘,還是從葡萄酒的釀造到存儲運輸,都實現了嚴格的質量監控體系。作為中糧集團全產業鏈的一部分,公司從各個環節打造“從田間到餐桌”的一條龍控制體系。
多項“統一”確保原料質量
在葡萄酒行業中有種說法:“好葡萄酒是種出來的”。這說明了在葡萄酒的產業鏈中,葡萄的產區和種植非常重要的地位。
參觀葡萄種植基地時,原料部經理齊景彬告訴記者,這里與法國的波爾多處于同一緯度,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日照時間長,氣候、土壤條件都十分優越。葡萄園屬于山區坡地葡萄園,海拔高度在70-80米,無霜期在200天左右,因此特別適宜釀酒葡萄的生長。
埋藤期 葡萄園內的景象 王維亮/攝
采訪時已過立冬,正值葡萄園的埋藤期,記者沒有看到如夏季一般的葡萄滿藤景象,滿坡只有葡萄架和葡萄藤。在幾位工人掩埋葡萄藤的地方,齊景彬詳細的向記者詳細地講解道:“昌黎屬于大陸性氣候,冬季這里比較干燥,葡萄芽怕零下十四度的天氣和冬季的大風吹,因此每年的11月葡萄園開始埋土防寒工作,保持水分,并起到防凍作用。在二三十公分厚的土層保護下,能夠避免當溫度達到零下二十度時,葡萄藤凍死的情況。經過四個月左右的時間,第二年春天再將其出土。”
齊景彬告訴記者,這些負責種植的員工都是昌黎當地的果農。最初公司從種植戶手中租下土地、倒包給種植戶。而后對他們進行統一技術、統一植保,這樣避免了葡萄質量與產量的不可控性。種植模式的改變,為實現葡萄種植的科學化、優良化和規范化奠定了基礎。按照AA級綠色食品葡萄園種植技術要求,華夏長城葡萄酒有限公司編制了《釀酒葡萄種植手冊》,將種植標準化,實現了管理科學化、種植模式國際化。
葡萄種植園內原料全部是員工收工采摘,園藝師按照嚴格的標準從葡萄栽植方式、葡萄架的修建、肥水管理、采摘全程跟蹤管理。在原料階段,通過這些各項目的統一管理,有效的保證了葡萄酒原料的品質安全。
(責任編輯:梁夢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