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義代表:有些企業前店后廠,你說歸質檢還是工商管?建議從機制上加以完善
■高麗樸代表:推進農業專業合作組織的發展,使農產品生產規模化
■祝義才代表:要真正使那些制售有害有毒食品者付出沉重代價,甚至傾家蕩產
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對食品安全表示擔憂,他們認為應加強引導和監管,讓群眾吃得放心。
關鍵要從生產環節入手
“從近年的實踐來看,食品安全最容易出問題的環節在城鄉結合部地區,一些小作坊、小加工企業最容易出問題。”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張洪義說,“這些地方市場經營意識不強、誠信意識不高。”
“城鄉結合部的問題其實反映了我們的食品生產加工規模小、組織化程度低、農產品形不成品牌的問題。”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蔬菜研究中心研究員高麗樸對此進行過專門調研,“在農產品領域,我們目前仍然分散生產,最后是產品進市場而不是商品進市場,沒有一個紐帶把生產和市場聯系起來。這種機制下,生產者不能對市場負責,也就沒法調動生產者安全生產的積極性。”
高麗樸代表認為,加強食品安全的關鍵是要從生產環節入手。“農民如果不參與食品安全生產,就沒有基礎。從源頭控制,既減少了事后銷毀的浪費,又可以降低監管成本。”
高麗樸代表建議,最有效的方法是推進我國農業專業合作組織的發展,使農產品生產規模化。“有了品牌,小生產和大市場就可以連接在一起。”她認為,這些組織需要承擔市場和資金的風險,應該給他們以扶持,提高其帶動能力和凝聚力。
十幾個部門難管一桌菜
談到食品安全的監管,代表們紛紛表達了對當前“九龍治水、各管一頭”的擔憂。張洪義代表算了一筆“賬”:農業部門管初級產品,工商部門管流通,質檢部門管加工企業,衛生部門管餐飲,食品藥監局管協調……部門管理既有重復,也容易產生漏洞。“有些企業前店后廠,你說歸質檢還是工商管?不好界定。因此,建議從機制上加以完善,加強協調。”
“幾個部門管不了一頭豬,十幾個部門管不了一桌菜,這樣不行!”高麗樸代表也認為,現在這種條塊分割的監管體系,“成本高、效率低、效果差!”她建議,有關部門要把重心下移,加強對農民、生產者和加工者的監管,建立起從地頭到餐桌的整套監管體系。
有效的監管離不開強大的法律支持,全國人大代表、江蘇雨潤食品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祝義才認為,我國一直沒有一部保障食品安全的基本法,現行的《食品衛生法》定義不完整,食品衛生不足以涵蓋食品安全性、營養性、多樣性等基本特征,導致立法內容不全或執法依據不足;部分食品監管法律、法規對食品生產經營違法行為的處罰標準過低,違法者得不到有力懲罰。祝義才代表建議,我國應盡早出臺一部全方位保障食品安全的《食品安全法》,要明確法律責任體系,加大處罰力度,“要真正使那些制售有害有毒食品者付出沉重代價,甚至傾家蕩產,無力再生產。”
“食品安全人命關天,食品企業應該有起碼的良心。”祝義才強調了企業的“良心”:“我們很早就提‘食品工業是道德工業’的口號,這要求食品生產企業有自律意識。在加快食品安全立法的同時,我們也呼吁食品企業強化食品安全自律,提高國民食品安全意識,使我國食品安全教育體系盡快建立起來。”
(責任編輯:卜曉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