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出現問題是必然的,不產生問題就不正常,關鍵是你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如何解決,我們可以遵循現在國際上通行的做法,建立一個危險性分析的框架,這樣才不會使老百姓談'食'色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的陳君石教授在5日接受記者采訪時這樣說。
解決食品安全根本在于改變農業生產結構
食品安全出現問題為什么是必然的?陳君石委員解釋說,目前我國農產品生產仍然處于分散經營的階段。我國目前有7到8億的農民以分散的方式生產雞鴨魚肉、糧食、蔬菜、水果等初級農產品,他們中的一些人對食品安全知之甚少,法律意識也不強;還有2000多萬家食品加工企業,其中中小企業占了三分之二;更有一些"打一槍換一炮"的夫妻店,他們大多數在農村,很多是家庭式經營,規模非常小,加之這些人未必都能守法經營,在利益的驅動下,他們難免會采用一些非法技術來影響食品衛生和安全。在這樣復雜的背景下,政府有關監管部門很難對這些農戶或者小作坊進行全面和到位的監督。因此,解決食品安全問題,從根本上還是要解決農業生產結構,改變分散生產的結構模式。
我國食品遠未達到"有毒"地步 在2006年,"蘇丹紅"、"多寶魚"等一系列食品安全的事件讓老百姓"談食色變"是"媒體炒作的結果。"陳君石委員的回答簡明扼要。他解釋說,"即使蘇丹紅能致癌,但每天要食用1000多個鴨蛋,這么大的量才能致癌,所以沒有量的概念,籠統地說所有含蘇丹紅的食品就是有毒食品,所有被污染的食品就是有毒食品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再比如農藥超標的問題。農業部網站公布,我國蔬菜的農藥殘留超標率由2001年的40.3%下降到2006年的6.4%,其實超標率不超過10%就是合理范圍,是符合事實的,而且我們的標準制定都有很大一部分的保守,所以吃到農業超標食品的機會不是那么多,現在我國食品還遠未達到"我們現在還能吃什么"的地步。
建立危險性分析框架 政府科研媒體缺一不可
陳君石表示,要想杜絕"有毒"食品的恐慌,就需要建立正確的渠道和共享正確的信息。現在國際上比較通行的方法是建立危險性分析框架,這值得我們借鑒。據介紹該,框架包括三個層次:
首先,科學家根據科學依據對某一種食品存在的不安全或者危害進行科學的定量評估。比如人們認為某一種物質對人體有危害,它對消費者的健康到底有多大危害?消費者能吃進去多少,會造成多大程度的危害,這都需要科學的評估。
其次,政府部門作為管理者,根據科學家評估的結果,來制定管理措施,包括大的法律、小的法規和標準。當然不僅僅是根據專家的評估結果,還要考慮當時國家政治、文化、經濟的發展,以及國民飲食習慣等。
然后,科學家的評估和政府的決策再通過媒體的途徑告訴消費者,這個叫做風險信息交流,同時,消費者有什么樣的疑問和困惑,也應該通過相同的渠道反饋給科學家和政府,這個過程已經得到國際上的普遍認可,我國目前在這三個階段做的還不是很好。
關注重心出現偏差 頭號危險未受重視
陳君石表示,現在,被媒體大量報道,被人們廣為關注的,基本上都是"農藥殘留"等問題。"什么時候聽說有人吃了農藥殘留的蔬菜中毒了?相反,真正涉及到生命安全的重大問題沒人重視,第一號的問題沒人關心。"
"霍亂、痢疾,以及致命的微生物引起的食物污染帶來的食源性疾病,能夠造成人類大面積的死亡,這才是全世界關注的第一號的食品安全問題,這才是對消費者的健康造成真正危害的問題。"
陳君石建議,杜絕社會對食品安全的種種偏見,就需要公眾對食品安全正確認識,媒體也要本著科學的精神傳播正確的食品安全知識,更需要政府將食品安全的管理提上重要議事日程。
(責任編輯:王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