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數據流動與數字貿易論壇現場。
汕頭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黨組成員彭聰恩致辭表示,隨著互聯網、電子商務、國際貿易等日漸發展,國際數據流動的規模正在日益擴大,對數字經濟發展的驅動力也日益顯著。近年來,汕頭順應數字轉型新趨勢,結合產業發展基礎,以數字經濟為先導加快構建“三新、兩特、一大”的產業發展新格局,創新發展國際電商、大數據等數據產業,有力推動汕頭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同時,汕頭堅持數據安全流通和數字經濟發展并重,積極探索國際數據流通的實施路徑,以國際海纜登陸站為依托,設立汕頭區域性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使汕頭成為面向東盟和亞太地區數據傳輸時延最短、帶寬資源最充足、通信可靠性極高的城市,這為國際金融、國際電商、對外醫療、在線教育以及特色互聯網和軟件服務等具有國際數據傳輸需求的數據產業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對于推進數據國際流動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技術發展司數字經濟推進處處長張建倫提出了四點建議。一是加快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國際陸纜、國際海纜等基礎設施建設,推進5G、千兆光網等深度覆蓋,提升數據國際傳輸能力和算力基礎設施強算賦能水平,打造“云網融合” “算網一體”的網絡架構和算力工具體系,夯實數據流通基礎。二是加快國際數據多元治理,進一步明確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中的數據范圍,針對重點數據采取不同規則標準,有效降低企業合規成本。三是提升監管能力和保護水平,針對數據國際流動中存在的安全風險,加大技術研發力度,依托區塊鏈等技術手段增強風險防控能力與數據安全處理能力,實現數據安全的可監測、可管控、可追溯。四是深度參與數據國際流動領域的規則標準制定,提出國際數據流動的中國方案,提升我國數字經濟的國際競爭力。
“大多數企業和組織對于數據安全的認識還不足。比如,對敏感數據未采取標識化和加密措施,對已有的漏洞不修復,數據安全事件發生后不處置、不響應……”廣東省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總工程師王敏偉強調:“數據國際流動要支持鼓勵,但要在數據安全前提下。”
“相關研究顯示,數據流動量每增加10%將帶動我們GDP增長0.2%。國際數據流動的本質是創新資源和新生產要素的全球化流動,重塑世界數字貿易的價值流,加速推進經濟全球化健康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副所長王蘊輝表示,隨著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文件相繼出臺,安全、高效、有序的數據要素國際流通將加速推進,助力數字貿易實現高質量發展。
不言而喻,在數字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下,數據要素與數據流動不斷創造新的價值與機遇,同時也伴隨新的風險與挑戰。重要數據一旦遭到泄露、非法獲取、非法利用,可能危害國家安全、經濟運行以及社會穩定,面對日益嚴峻的數據安全形勢,數據合規需求愈發凸顯,需要加強數字治理與數字安全的廣泛合作。記者了解到,為響應國際數據合規監管和國際數據流動市場需要,論壇舉行了數據跨境合規與發展護航計劃暨公益性數據跨境合規咨詢活動啟動儀式和數據確權授權創新實驗室暨數據確權授權標準工作組啟動儀式。
此外,俄羅斯自然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李揮發表主題報告《突破鏈聯盟鏈共識算法三難魔咒及其在跨境電商中的應用》,清華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執行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孟慶國發表主題報告《全球跨境數據流動規則取向與我國政策選擇》,金杜律師事務合伙人吳涵發表主題報告《數據出境監管體系及實踐》,深圳數據交易所跨境數據業務負責人李東陽發表主題報告《跨境數據交易合規探索與實踐》,北京國科數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趙江河《數據確權授權的跨境數據探索》,上海觀安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專家王東發表主題報告《數據出境態勢及常見問題》,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技術合規總經理宋錚發表主題報告《數字流動安全復合治理保障研究與實踐》,為安全、合規落地數據國際流動建言獻策。同時,圍繞“國際數據流動與數據確權授權的發展思考”,中航信移動科技有限公司唐紅武、華科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張曉宇、西部數據交易中心趙天宇、深圳市明心數智科技有限公司趙山進行圓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