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10月24日訊(記者 韓璐) 城市設施損壞修理不及時;民生政策兌現時效率偏低;繁華街區節假日人流管控壓力大;實體商業與網絡資源脫節……在杭州,城市大腦為千絲萬縷、千頭萬緒的基層治理提供了更優的解決方案,有效為基層治理賦能。
天下武功 唯快不破:城市大腦讓各類服務加速完成
今年6月,杭州市西湖區三墩鎮借鑒杭州城市大腦“親清在線”的理念,上線了12項涉及困難戶、殘疾人、老齡人、企退人員和困境兒童等五類人群的民生類政策。變“人工排查”為“數據分析”,變“審核材料”為“無需紙質”,變“層層撥付”為“瞬間兌付”。這幾大舉措,在保證信息準確的同時,又能讓群眾辦事所需的材料極簡化,政策受益人群覆蓋率和兌現時效率大大提升。
倉前街道的工作站 韓璐 攝
杭州倉前街道是杭州未來科技城和規劃云城建設重點區域,是夢想小鎮、高鐵西站所在地,現有登記流口11.9萬,潮汐人口26萬。面對龐大的社會治理基數,城市大腦的建設越發凸顯作用:疫情期間,僅用一周時間完成了4557家企業“親清在線”租房補貼申領。“網事警情”聯動處置體系中,釘釘“網事警情”實時調度系統,讓110報警、主任熱線等自動生成情報,一鍵派單處置。“網格鷹眼”通過664個監控實時抓拍現場,100余名網格隊員借助“4G單兵”系統,3分鐘內就能夠到達事發現場。
上面千條線 下面一根針:信息暢達助工作人員減壓增效
城市基層治理由政策引導,最終還要落實到每一件看似細小的事情上。這就導致基層工作人員需要處理的事項數量非常可觀。
烏鎮人民公園內的智能互動功能 韓璐 攝
城市中設施損壞,若修復不及時,日積月累就會給群眾造成不便,影響城市的整體形象。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烏鎮近些年來經歷了不少“高光時刻”。在城市治理方面,其打造的“烏鎮城市碼”, 賦予每個網格、每個設備唯一的標識編碼,可實現設備一鍵報修。群眾掃描設備上的網格碼,可快速報送故障設備具體位置,故障信息第一時間推送“聯動中心”數據大屏,方便工作人員及時前往修理。
湖濱步行街上的“智慧燈桿” 韓璐 攝
杭州湖濱街道,被譽為“杭城的門廳、西湖的會客廳”。同許多大城市的繁華商圈一樣,大型活動的人員疏散、現場管控一直是治理難點。尤其是節慶期間,人流熙來攘往,安保壓力可想而知。湖濱街道借助城市大腦,在公安、交警、城管等多部門協同下,用數據助力決策和現場管控。以2019年12月31日當晚的“湖濱之夜”跨年活動為例,當天,通過共享人流舒適指數的實時變化數據,經科學研判、決策,活動結束之后100分鐘內4.8萬人安全疏散,疏散效率較前一年的跨年夜提高40%以上。
比好更好 方能支撐“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城市是文明的結晶,更應該是美好生活的載體。如何讓城市更好地滿足人們的需求,也是城市大腦的建設者們求索的議題。
胡雪巖故居憑借其獨特的人文價值和建筑文化魅力,廣受游客的歡迎和喜愛。為促進游客入園參觀舒適、安全、有序,胡雪巖故居與城市大腦文旅系統進行數據鏈接,于2020年3月18日上線“20秒入園”的服務功能。游客可以提前通過“掌上西湖”APP或“西湖旅游”公眾號進行網絡預約購票,在檢票口閘機上刷二維碼即可入園。
武林商圈的智能便民設施 韓璐 攝
今年來,杭州武林商圈依托城市大腦平臺,緊扣服務關鍵環節,繼續做深做細停車服務。整合了杭州大廈等8個公共停車場庫2685個停車位信息,并在延安路等主干道搭建17塊電子引導大屏。通過數字駕駛艙與場庫系統的并聯,顯示各場庫車位情況。同時,上線商圈公共服務引導小程序,并在廣場增設158處路面指示引導牌,實現場庫泊位平均利用率提升45%、延誤指數下降6.6%、掉頭率下降62%等成效。
(責任編輯:劉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