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劉旭穎
中國國家郵政局日前發布的2024年11月中國快遞發展指數報告顯示,11月,快遞行業整體保持高位運行,業務量有望超過170億件;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1500億件,再創新高。
報告顯示,11月,中國快遞發展指數為464.2,同比提升14.2%。其中,發展規模指數為609.6,同比提升21.3%;服務質量指數為648.8,同比提升15.5%;發展能力指數為265.7,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發展趨勢指數為69.5,同比提升6.3%。
中國國家郵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11月,中國快遞市場規模持續擴增,服務質效保持穩定,旺季服務保障有力,為拉動線上經濟、暢通經濟循環提供重要支撐。
具體來看,在發展規模方面,報告預計11月快遞業務量將同比增長13.5%左右,快遞業務收入將同比增長7.5%左右。11月,行業整體保持高位運行,業務量有望超170億件。
電商大促期間(10月21日—11月11日),行業共處理快遞包裹127.8億件,多峰運行特征明顯,最高日處理量超7億件。快遞企業通過加大科技賦能力度、加強基礎能力投入、優化資源要素配置等方式,有效提升行業承載能力和運行效率,滿足長周期、高彈性寄遞需求,支撐消費需求持續釋放。
在快遞服務質量方面,11月,快遞服務公眾滿意度預計為84分,同比提升0.9分。重點地區72小時妥投率預計為84.3%,同比提升3.8個百分點。
快遞服務質量指數的提升得益于多方面。中國國家郵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一是協同合作共助鄉村振興。快遞企業凝聚地方政府、農業合作社、農牧企業、種養殖戶等多方合力,憑借“線上+線下”渠道優勢,深化“快遞+電商+農牧產品”“直播電商+快遞”等模式,助力地方特色產品拓寬銷路、塑造品牌,在促進農產品產銷對接、挖掘農村市場增量等方面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在江西信豐、湖北秭歸等地,快遞企業和當地果商合作,引入無人機采摘、智能化分選設備等科技手段,助力新鮮臍橙廣銷全國。
二是循環降碳促進綠色發展。快遞企業發揮網絡與服務優勢,聯合回收平臺打造“互聯網+二手+快遞”模式,提高資源循環利用效率。快遞企業積極推廣使用循環包裝、原發包裝,優化裝箱算法,完善綠色包裝方案,提高新能源卡車、智能駕駛車輛使用比例,帶動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協同減碳,以新技術、新方式促進行業綠色發展。
三是科技賦能助力降本增效。快遞企業積極發展新質生產力,提高智能化作業水平。在甘肅投用冷鏈無人車,可精準識別道路環境、智能控制車內溫度,冷鏈運輸質量和時效有所提升。研發應用多類型自動分揀機,可有效提高分揀準確性與時效性,降低人工成本與包裝破損率。
此外,發展能力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一是專業設施建設加速。快遞企業加快布局冷鏈設施,投產濰坊等地冷鏈轉運中心,冷鏈倉網體系逐步完善。持續推進航空樞紐建設,完成嘉興航空物流樞紐多式聯運中心整體交付,推動海南航空物流樞紐基地竣工驗收,航空轉運能力進一步增強。
二是綜合運能全面提升。在航空運輸方面,行業自有航空公司新增“鹽城—首爾”“鄭州—金奈”等全貨機航線,航空寄遞網絡不斷拓展。鄂州機場完成“跨航司、跨貨站、國際轉國內的空空中轉”模式首飛,為促進航空物流便利化發展、促進境內外物流互聯互通奠定良好基礎。在低空運輸方面,武漢完成無人機跨江首飛,金華試點“無人機+地鐵”低空—空軌聯運新模式,低空物流場景日益豐富,立體配送網絡加快建設。
三是跨境能力持續增強。快遞企業深度融入“絲路電商”建設,助力提升雙邊口岸通關便利化水平。開通中哈、中澳、中韓等多條精品快遞專線,拓展大洋洲、南美洲及北美洲部分國家快遞服務,國際服務范圍不斷擴大。通過提前鎖定旺季運力、推動海外本地建設、建立智能清關系統、定制產業帶解決方案等舉措,提升跨境服務時效,為跨境商家“雙11”、黑五等旺季大促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