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楊潔
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國商業航天產業有望迎來高質量發展新局面。作為中國航展的重要內容,11月11日,2024珠海論壇正式開幕。國家航天局總工程師李國平在論壇上透露,國家航天局和有關部門正在編制相關規劃,將在該規劃中留出商業航天發展的空間,鼓勵“能商則商”。
關鍵技術取得突破
2023年,我國火箭發射67次,其中民營商業火箭發射13次,成功入軌12次。商業運載火箭液氧甲烷發動機、可重復使用等關鍵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目前,我國在軌衛星1059顆,其中商業衛星492顆。
中國航天基金會秘書長王程介紹,截至2024年上半年,國內已注冊并有效經營的商業航天企業達到546家(未統計子公司數量),分布于北京、上海、廣東、陜西、江蘇等地,呈現出以北京為中心的京津冀區域,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區域,以廣東為中心的粵港澳大灣區集聚的特點。
王程表示,商業航天供給側產業鏈一般分為四個環節,即衛星制造業、發射服務業、衛星應用服務業以及地面設備制造業。與國外相比,我國企業在衛星研制和發射領域實力突出、競爭力強;在電子元器件、終端類產品、應用系統和運營服務等領域,我國企業規模較小,整體實力偏弱。
李國平認為,我國商業航天的產業結構需要調整,目前多集中于上游星箭研發和制造領域,中游下游的關注度不足。同時,衛星應用市場還沒有打開,尤其是面向個人用戶的應用沒有打開,產業規模不大,盈利模式仍需探索優化。
進一步加強頂層規劃
李國平表示,對于商業航天發展,要堅持“支持鼓勵、規范有序”的基本原則;要以航天強國建設為引領,將商業航天納入我國航天發展的總體布局,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統籌發展和安全,充分發揮商業航天的優勢和特色,更好地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創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商業航天市場環境,實現資源配置效率最優化和效益最大化,既“管得住”又“放得活”。
從政策方面看,我國已出臺《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2025)》《國家民用衛星遙感數據管理暫行辦法》等政策規劃。李國平表示,下一步要進一步加強頂層規劃。
李國平透露,國家航天局和有關部門正在編制相關規劃,將在該規劃中留出商業航天發展的空間,鼓勵“能商則商”。例如,研究放寬商業遙感衛星分辨率限制等。
長光衛星董事長兼總經理宣明在論壇上表示,希望進一步放開商業遙感衛星分辨率限制。在海外市場,一些航天大國通過積極的政策導向和資金扶持,加快新一代高性能遙感衛星的研制和商業化運行,放寬了商業衛星分辨率遙感數據的限制。當前,國內民用市場有大量高分辨率衛星影像需求,希望進一步鼓勵商業航天發展更高分辨率的衛星星座,加快我國航天基礎設施建設。
李國平表示,應進一步優化商業航天的行業準入,如加強科研生產活動許可,強化火箭、大型試驗、試車臺建設許可管理;優化衛星研制許可;優化發射許可流程,提高許可事項審批效率,加強實質性審查;強化商業航天項目核準,減少低水平重復建設,優化區域布局等。
同時,鼓勵商業航天企業參與國家項目。具體包括支持商業航天企業平等參與國家工程項目,支持新概念、新產品、低成本等先進技術研發,拓寬政府采購商業航天服務渠道,推動成立商業航天基金等。
李國平表示,要支持商業航天企業“走出去”,支持衛星出口、國際商業發射服務等。
宣明表示,希望進一步引導釋放民營企業競爭活力,營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加大對商業衛星數據采購的支持力度,加快培育建設航天產業生態圈。
嚴格監管 統籌發展與安全
在商業航天產業蓬勃興起的同時,李國平強調,商業航天活動要以安全為前提。
李國平認為,要嚴格行業監管,促進行業安全規范有序健康發展。如,嚴格空間物體登記,包括衛星入軌、狀態變化等;加強全過程安全監管,包括對研發、制造、運輸、試驗、發射、測控、運行、再入全過程進行安全監管。同時,保障外太空可持續發展,加強空間碎片監測、減緩和清除,提升監督火箭鈍化、衛星離軌等措施的有效性;統籌空間交通管理等。
上海垣信衛星CEO卜智勇表示,要全方位構建太空安全網絡,保障數據傳輸和通信網絡安全,防止被劫持、竊取。
在此次論壇上,多家商業航天企業就安全規范有序健康發展商業航天,發起“珠海倡議”,主要包括勇擔社會責任、堅持科學發展、堅守合作共贏理念、弘揚企業家精神、維護良好市場環境、統籌發展與安全、助力標準體系建設、務實理性宣傳推介等。“珠海倡議”強調,要把安全發展理念貫穿工作全過程各環節,強化風險防控,牢牢守住安全生產底線,堅持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以企業高質量發展促進行業高水平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