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文湘
見習記者 金婉霞
造船業出口金額增長明顯。12月3日,據上海海關統計數據,今年1月份到10月份,上海海關以加工貿易方式監管大型船舶出口金額455.6億元,同比增長59.4%。另據早前數據,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市船舶出口金額526.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14.9%。
12月4日,記者進一步從造船產業鏈相關企業及行業分析人士處獲悉,造船業行情有望延續。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田原表示,預計2024年至2034年間,世界各國對新造船舶的投資和需求都將大幅增長,我國船舶制造技術全球領先,具備承接世界所有主力船型的全譜系總裝建造能力。
中國船舶對記者表示,公司發揮行業優勢地位,緊扣市場脈搏,把握船舶工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發展趨勢,加強中高端船型批量化訂單承接,公司目前在手訂單飽滿,排期已至2027年底,部分已到2028年。
11月底,中船防務在回復投資者提問時表示,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末,中船防務各廠區、各條生產線任務飽滿,交船計劃最遠已排至2029年6月份。
另有產業鏈公司對記者稱:“公司訂單還不錯,目前生產人員正三班倒進行生產作業。”
值得一提的是,在綠色船舶方面,“中國造”已獲得大量全球訂單。據上海海關數據,今年前三季度,我國承接了全球70%以上的綠色船舶訂單,并實現了對主流船型的全覆蓋。
巨豐投顧高級投資顧問丁臻宇對記者表示,綠色、智能是當前全球造船業的主要發展趨勢,我國電池技術具有堅實的產業基礎,有助于推動電動船舶和混合動力船舶的發展。
在行業高景氣度背景下,關聯企業正加快新技術布局,進一步夯實造船能力。
比如,在新能源船型布局方面,中國船舶對記者稱,公司高度重視新能源領域布局,將著力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力度,促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更好發揮公司在加快形成船舶新質生產力、增強發展新動能中的引領作用。公司將緊跟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發展趨勢,持續推進主建船型的綠色燃料方案、迭代升級和譜系拓展,引領行業發展。
同時,船舶制造產業鏈也正吸引越來越多企業布局。
12月1日晚,松發股份披露重大資產置換公告,擬收購恒力重工100%股權,后者系船舶制造企業。據松發股份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的回復消息,截至2024年10月17日,恒力重工船舶已確定排產新造船舶140艘,貨值約108億美元,船型包含散貨船、VLCC、VLOC和集裝箱船等。
12月2日晚,索辰科技公告稱,擬8800萬元收購麥思捷55%股權,拓展海洋與船舶工程領域。索辰科技表示,目前在船舶工程軟件設計和仿真軟件的市場中,國際大公司占據主導地位,不過,隨著國家政策的支持和市場需求的增長,越來越多的本土企業開始重視研發設計類工業軟件,尤其是在船舶等軍工行業中的應用。
“船舶設計將繼續向智能化、集成化和云端化方向發展,未來,隨著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和市場需求的變化,該行業有望迎來更多的創新和發展機遇。”索辰科技進一步表示,麥思捷在海洋船舶方向建立了穩定的銷售網絡和客戶群體,并且在特種行業信息化領域有豐富項目經驗和先進技術能力,能與公司形成互補。
展望未來,丁臻宇稱,自2008年以來,全球造船業產能快速出清,行業集中度顯著上升,目前全球船舶的平均船齡接近15年,“老齡化”嚴重,船舶更新需求疊加海運貿易需求持續加大,預計將帶來可觀的增量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