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明節(jié)的習俗:掃墓
中國歷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清明節(jié)掃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續(xù)不斷的風俗傳統(tǒng)。就是到了今天的社會,人們在清明節(jié)前后仍有上墳掃墓祭祖的習俗:鏟除雜草,放上供品,于墳前上香禱祝,燃紙錢金錠,或簡單地獻上一束鮮花,以寄托對先人的懷念。
2、清明節(jié)的習俗:踏青
清明時節(jié),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xiàn)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傳說,在很早以前就有清明踏青這一活動了。清明踏青的內在意義在于順應時令節(jié)氣,陽春三月,生氣始盛,萬物萌生,人們走出屋門,來到野外,積極主動地迎合時氣,以促進自身體內的陽氣流轉,這對身體的健康大有好處。
3、清明節(jié)的習俗:蹴鞠
蹴鞠,就是現(xiàn)在足球的前身,球皮是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相傳蹴鞠早于商代已有,戰(zhàn)國時期流入民間,至漢代更成了軍中用以練身習武,并列于兵書。蹴鞠在唐宋時期最為繁榮,經(jīng)常出現(xiàn)“球終日不墜”,“球不離足,足不離球,華庭觀賞,萬人瞻仰”的情景,《宋太祖蹴鞠圖》描繪的就是當時情景。杜甫的《清明》詩中寫到,“十年蹴鞠將雛遠,萬里秋千習俗同”,也說明了當時蹴鞠活動的普及。
4、清明節(jié)的習俗:插柳
清明節(jié)是楊柳發(fā)芽抽綠的時間,民間有折柳、戴柳、插柳的習俗。人們踏青時順手折下幾枝柳條,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編成帽子戴在頭上,也可帶回家插在門楣、屋檐上。插柳的習俗與避免疫病有關。唐人認為在河邊祭祀時,頭戴柳枝可以擺脫毒蟲的傷害。宋元以后,人們踏青歸來,往往在家門口插柳以避免蟲疫。
5、清明節(jié)的習俗:放風箏
清明放風箏是普遍流行的習俗。在古人那里,放風箏不但是一種游藝活動,而且是一種巫術行為:他們認為放風箏可以放走自己的穢氣。所以很多人在清明節(jié)放風箏時,將自己知道的所有災病都寫在紙鳶上,等風箏放高時,就剪斷風箏線,讓紙鳶隨風飄逝,象征著自己的疾病、穢氣都讓風箏帶走了。
6、清明節(jié)的習俗:蕩秋千
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jié)習俗。秋千,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為了避忌諱,改為秋千。古時的秋千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拴上彩帶做成。后來逐步發(fā)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蕩秋千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yǎng)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7、清明節(jié)的習俗:蠶花會
“蠶花會”是蠶鄉(xiāng)一種特有的民俗文化,過去清明節(jié)期間,梧桐、烏鎮(zhèn)、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項民俗活動。每年蠶花會人山人海,活動頻繁,有迎蠶神、搖快船、鬧臺閣、拜香凳、打拳、龍燈、翹高竿、唱戲文等十多項活動。這些活動有的在岸上進行,絕大多數(shù)在船上進行,極具水鄉(xiāng)特色。
8、清明節(jié)的習俗:拔河
早期叫“牽鉤”“鉤強”,唐朝始叫“拔河”。它發(fā)明于春秋后期,開始盛行于軍中,后來流傳于民間。唐玄宗時曾在清明節(jié)舉行大規(guī)模的拔河比賽。從那時起,拔河成為清明習俗的一部分。
9、清明節(jié)的習俗:斗雞
古代清明盛行斗雞游戲,斗雞由清明開始,斗到夏至為止。我國最早的斗雞記錄,見于《左傳》。到了唐代,斗雞成風,不僅是民間斗雞,連皇上也參加斗雞。如唐玄宗最喜斗雞。
10、清明節(jié)的習俗:植樹
清明前后,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jié)叫做“植樹節(jié)”。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
清明將至,如何祭掃成為熱門話題。對此,民政部專門部署相關工作,要求既要避免出現(xiàn)聚集性疫情和規(guī)模性反彈,又要努力滿足群眾的祭掃需求,確保健康祭掃、安全祭掃、文明祭掃。
疫情反復,防控之弦松不得,而清明祭掃又難免有集中出行、人員聚集。眼下,一些地方已未雨綢繆,或要求預約限流,或鼓勵錯時錯峰,或推出云祭掃等服務,為大家提供了更多選擇。特殊情況下,大家應多些理解,并切實予以配合。畢竟清明祭掃,也是為了慎終追遠,把健康、安全放在第一位,是對自己負責,也與節(jié)日內涵相契合。
當然,特殊時期的舉措,也讓社會對文明祭掃有了新的感悟。一直以來,焚香燒紙等習慣客觀存在安全隱患,城市十字路口的簇簇火光,不少觀者并不贊同,呼吁改變的聲音始終存在。一些地方為移風易俗,出臺了不少辦法,鮮花祭掃、網(wǎng)上祭掃、植樹祭奠、家庭追思等新風隨之興起。而疫情之下,這些創(chuàng)新形式開始為更多人熟知、接納。種種新方式,變的是形式,不變的是內核,是清明祭掃“遇上”疫情防控的更優(yōu)解,也是傳統(tǒng)習俗與現(xiàn)代文明的有機融合。
“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習慣的改變不是一時之功,關鍵要把握時機,補足新方式的短板。各方行動起來,變被動為主動,疫情之下移風易俗的創(chuàng)新之舉,才會成為文明祭掃的長遠之風。于每個人而言,在又一個清明節(jié),領悟節(jié)日本意,合理安排祭掃活動,踐行文明祭掃潮流,也不失為別樣收獲。
“彼采艾兮,為做青團。”每逢清明時節(jié),人們將嫩艾葉切碎打成汁水,和在糯米粉中,包上餡料,放蒸籠里蒸熟,作為祭祖、春游的時令小吃。因艾草色青,故稱“青團”,也叫“艾團”或“清明果”。青團油綠如玉,香糯可口,細細品來,那一份淡淡的清香和糯韌綿軟的滋味,讓人瞬間感到春的氣息在唇齒間彌散開來。
作為江南盛行的清明小食,青團相傳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期的介子推而誕生的,當時人們在寒食節(jié)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唐代詩人白居易曾贊道:“寒食青團店,春低楊柳枝。酒香留客在,鶯語和人詩!彼纬冬嵥殇洝吩杏涊d:“蜀入遇寒食日,采陽桐葉、細冬青染飯,色青而有光!泵髑鍟r期,江浙一帶幾乎家家戶戶逢清明必做青團以祭祀,《吳門竹枝詞》可為證:“相傳百五禁煙廚,紅藕青團各祭先!
如今在網(wǎng)上搜索“青團”還有個典故:當年太平天國的忠王李秀成被清兵圍困于山區(qū)斷了糧,有當?shù)剞r民將艾草汁揉進糯米粉內做成青色米團,置于青草筐里挑進山去。因米團和青草色近,故躲過了哨兵盤查,李秀成吃了青團得以保命,脫困后他在軍中力推青團。由此看來,青團還有作為“野戰(zhàn)口糧”的光榮歷史。
青團不僅好吃也好做,最常見做法是:艾草(或鼠曲草、馬蘭頭等)摘取嫩莖和葉,洗凈后用沸水焯,焯時可兌堿水以去掉苦澀味;然后加點水,用攪拌機打碎得到艾草汁;再將糯米粉和黏米粉按3∶1比例調好,加入艾草汁和成面團,依個人喜好,填入豆沙或蔬菜、肉類等餡料,包成拳頭大小的團子,大火蒸約二三十分鐘后出籠,放涼后即可食用。
青團還有較好的營養(yǎng)和食療價值。作為其食材之一的艾葉,富含黃酮、多糖、鞣酸等多種對人體有益成分,《本草綱目》記載:艾以葉入藥,性溫、味苦,通十二經(jīng),具回陽、理氣血、逐濕寒、止血安胎等功效,被稱為“醫(yī)草”。而糯米也含有蛋白質、糖類、多種微量元素和維生素,是溫補強壯之品,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yǎng)胃、止虛汗等功效。
清明時節(jié),一家人圍坐于灶桌之間,做青團、蒸青團、食青團,蒸氣氤氳,其樂融融,何等快哉?吃著香甜綿軟的青團,品的卻是鮮美的春天,還有幸福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