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舞是廣泛流行于全國各地的一種傳統民間舞蹈,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它是祥瑞太平、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象征,表演時通常以鑼鼓加嗩吶伴奏,集歌、舞、樂于一體。
麒麟舞一般在農閑時節及節日或吉日的晚間演出,屆時演出場地周圍需栽上木樁,上懸燈籠照明。稱為“麟頭”、“麟尾”的兩位舞者藏蓋于道具麟皮之內,扮成麒麟狀,表演啃癢、抖毛、盤桌子、盤板凳、盤燈籠、登高、跌撲、望月等技藝性很強的動作,同時以打擊樂器從旁伴奏。麒麟舞粗獷活潑、激烈火爆、威風十足,在氣勢宏大、節奏感強烈的打擊樂烘托下,給人以大氣磅礴的感受,令觀者精神為之一振。
廣東省海豐縣的麒麟舞表演時,一人舞動麒麟頭,一人牽動麒麟尾,在大鑼、大鼓、大嗩吶的伴奏下,表演麒麟打滾、舐腳、洗須、咬騷之類的動作和喜怒哀樂的情緒。麒麟舞后緊接武術表演,這是海豐麒麟舞的精華,主要包括打拳、弄棍、搬刀、舞尖串、尖串對鐵尺、輾藤牌、集體搬棍對打等內容。(來源: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