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頓節是青海省民和縣三川地區土族獨有的民俗活動。“納頓”土語原意為“游戲”,關于它的歷史淵源,目前還沒有發現文字記載。有學者認為,從納頓節中儺舞儺戲的內容、形式、服飾等考證,納頓節當起源于元代中期,完善于明代早期。
青海三川地區的官亭、中川等七個鄉鎮的七十多個村莊都過納頓節。各地舉行納頓的順序按莊稼收割季節的先后排列,從農歷七月十二日的宋家納頓開始,一村接一村,由下川向中川和上川轉移,一直延續到農歷九月十五日結束,歷時63天。
納頓節分三個階段進行。首先是籌備,從清明節開始,三川各村即在本村的神廟祭奠二郎神和地方神,并推選出當年七月舉辦納頓會的“大牌頭”和“小牌頭”,他們在節前負責籌集經費,維持本村社會秩序,協調生產管理(如田間用水順序)等,節日期間則具體負責活動的組織和實施。其次是小會,節前,村民在會場搭建大型帳篷,以供安放神像和進行祭奠。節前一日大小牌頭敲鑼打鼓,進行祭典等一系列活動。然后便是納頓節的正會,它由跳會手、跳面具舞(儺戲)、跳“法拉”(巫)三部分組成。
土族納頓節特點十分鮮明,它是一種鄉人儺民俗活動,以民間信仰為連接村落的紐帶,流傳歷史久遠,每次活動延續時間長,參與廣泛等。(來源: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