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后份額化時代的文交所策略
作者:西沐(中國藝術品市場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文化部文化市場發展中心研究員,文化部《中國藝術品市場白皮書》主筆、統籌人)
西沐
目前,后份額化時代是一種概念,眼下看來已快成現實。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后份額化時代文交所的運營策略,需要認真研究。這是一篇很久以前的文章,在2011中國藝術品投資與收藏高峰論壇上發布過有關的一些觀點,今天看來,對中國藝術品資本市場發展的取向仍有意義。
中國藝術品份額化交易走到今天,已經進入了一個最為關鍵的時期。何去何從?可以說已經成為業界的一大問題。說份額化交易是中國式的實踐,是因為它走了中國改革創新的一個經典性的路線圖:群眾(民間)發起,地方政府支持與推動,在全國范圍內產生影響并得到相應的響應,中央及國家相關部門研究相關監管對策與政策。今天的份額化交易已經走到了至為關鍵的最后一步。可以說,最后的決策關乎到對民間創造力及實踐的一種寬容的態度和對民間實踐的尊重的問題。但是,風險問題往往是中國社會壓垮一切理由的稻草。
當下,份額化交易進入了一個最為敏感的發展階段,但是,無論有什么樣的政策結果,也不能阻擋文交所向前行進的步伐,份額化作為平臺化創新交易的探索,為藝術品市場提供的不僅僅是一種新的交易形式,更為重要的是新的理念與新的組織與體制形式,文交所作為一種歷史承載,已無可避免地要進入后份額化時代,因為更多的文交所發現,經過份額化交易的推動,文交所又面臨著一個新的發展機會:抓住機遇塑造一個切入藝術品資本市場的公共平臺。這個平臺的具體功能如何界定,這要從份額化交易的意義及其實踐沉淀分析起。
一、份額化交易及其制度平臺對文化產業的積極推動作用
作為中國文化產業新的創新極——藝術品份額化交易的理論核心與實踐的關鍵點,充分地展示了藝術資產份額化交易的創新形式,對推動中國文化藝術品資本市場的發育,以及中國文化藝術產業市場向縱深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
文化藝術資產份額化交易的創新內核所體現出來的價值對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推動作用,是值得我們研究與關注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社會化、大眾化、資本化是中國文化藝術產業發展的一個大方向,而文化藝術資產的份額化是這一發展趨向的一個重要通道;
二是發展文化藝術金融是文化產業迅速發展的基本保證與前提,而藝術品份額化是文化藝術與金融對接的重要手段與平臺;
三是藝術資產份額化交易及其平臺是整合資源,不斷培育與形成區域文化藝術金融體系的重要推手;
四是在金融資本的帶動下,藝術資產份額化交易及其平臺會不斷形成文化藝術產業及金融產業要素的重要聚集高地;
五是藝術資產份額化交易及其平臺是在新的經濟形態下,是構建文化藝術產業要素發育及先進產業組織的重要推動力;
六是藝術資產份額化交易及其平臺制度是區域文化藝術產業國際化的重要窗口與孵化器,對構建全球性中國文化藝術產業的話語權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
七是藝術資產份額化是政府部門認識與研究文化藝術產業發展規律,制定政策、進行有效監管的試驗田;
八是藝術資產份額化交易及其平臺建設有利于推動中國文化產業市場的價值建構,并對藝術品市場參與者起到示范與教育作用;
九是藝術資產份額化交易及其平臺是培養文化藝術金融等復合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我們相信,這些經驗與作用,將會對以后藝術品市場創新及后份額化時代文交所的發展提供更為有效的借鑒作用。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王婉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