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案:
“2011中國藝術品收藏與投資高峰論壇”日前在北京舉行,論壇通過搭建政府、拍賣行、文交所、銀行以及各美術館機構的對話平臺,梳理金融與藝術之間的各種關系。中國藝術品市場研究院副院長,文化部文化市場發展中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參會并發表了主題演講。現將西沐在2011中國藝術品收藏與投資高峰論壇上的演講全文整理編發,以饗讀者。
各位來賓、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后份額化時代與中國藝術品資本市場的發展。內容共分六個部分:第一部分,份額化是時代大背景下的中國實踐;第二部分,藝術品份額化交易的核心價值分析;第三部分,后份額化時代的含義;第四部分,后份額化時代文交所是孵化藝術品資本市場主體與體系的重要創新平臺;第五部分,當下發展藝術品市場的核心基礎是發掘消費需求,當務之急是建立相應的退出機制;第六部分,中國藝術品資本市場創新是關鍵,監管是保障,提高認識是前提。由于時間關系,下邊舉其要者分別闡述。不確之處,望大家批評指正。
一、份額化是時代大背景的中國實踐
隨著中國藝術品市場的迅猛發展,在藝術資本的強力推動下,藝術品市場長期積累的問題與弊端集中呈現出來,人們急切地需要尋找新的市場力量,通過不同層面的創新,發掘新的市場活力,落實規范化運作的機制,從而使中國藝術品市場在新的歷史背景下,更快更好的發展。藝術品份額化,其核心就是將非標準標的物—藝術品,進行集中等額拆分交易,這是在中國藝術品市場,發展到今天的背景下,可以說是獨創的、具有歷史意義的中國式實踐。是中國對世界藝術品市場發展的貢獻。
二、藝術品份額化交易的核心價值分析
份額化交易的創新內核,所體現出來的價值及其對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推動作用,是值得我們研究與關注的。份額化交易的創新形式,對推動中國藝術品資本市場的發育,以及中國藝術產業市場向縱深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藝術品份額化交易作為一種重要的交易創新,其核心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新的藝術價值發現平臺,核心是“發現價值、提升價值、實現價值”。
二是,新的交易模式,創造的新的公共交易平臺。份額化交易的法律依據是《物權法》,核心是藝術品可以按份共有,按份共有人可以依法轉讓其持有的藝術品份額。這種平臺化交易是通過,評估先確認其價值并進一步量化,然后通過價值量的細化拆分,在交易過程中,逐漸實現其使用價值。
三是,以標的物的特性認知為基礎,建立的規范化的支撐體系。如確權、鑒定、評估、定價、保險、托管等。
四是,不斷完善中國藝術品市場的退出機制。
五是,推進了大眾參與藝術品交易的進程。核心是份額化交易,建立了不同于畫廊和拍賣行的藝術品交易的“三級市場”。
六是,推動了建立完善的監管體系。核心是確定監管機關或機構,制定全國統一的管理辦法,明確監管規定,有效防范風險。
七是,以推動國家戰略與規劃制定為抓手,不斷增強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核心是整合資本的力量,進一步掌控藝術品市場的話語權與定價權,增強文化自覺文化自信。
三、后份額化時代的含義
目前,份額化交易進入了一個最為敏感的發展階段,無論有什么樣的政策結果,都不會阻擋文交所向前行進地步伐,份額化作為平臺化創新交易的探索,為藝術品市場提供的不僅僅是一種新的交易形式,更為重要的是,新的理念與新的組織及體制形式。文交所作為一種歷史承載,已無可避免地要進入后份額化時代,因為更多的文交所發現,經過份額化交易的推動,文交所又面臨著一個新的發展機會:抓住機遇,塑造一個切入藝術品資本市場的公共平臺。
在這里我們之所以提后份額化,主要是基于兩個方面的考慮:一是藝術品份額化交易是一個創新發展的過程,其本身也存在一個學習、調適及再創新、再實踐的過程,后份額化時代預示著這一過程已進入一個向縱深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二是指文交所正在從以份額化為核心業務的單一業務模式,正在向依托份額化過程打造的平臺跨入多元化綜合業務,即就是利用文交所的平臺,不斷進行多種金融化產業的運作與實施。可以說后份額化時代,會在更為廣泛的范圍內,推動藝術資源與資本的對接,是一項無容置疑的、新的系統化的探索工程。
雖然后份額化時代還是一種概念,眼下看來還不是現實。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后份額化時代文交所的運營策略,則需要認真地研究。
四、后份額化時代,文交所交易平臺,是孵化藝術品資本市場主體與體系的重要創新平臺
文交所這種平臺化交易,最大的亮點是藝術資源的社會化、大眾化與資本化,可以說,開拓了藝術資本規模化發展的大門。藝術資本的社會化與大眾化的路徑不外乎有:一是藝術資本資源的份額化、證券化;二是投資機構化、企業化;三是運營體系的支撐社會化、產業化。可以說,它的發育是藝術品市場及資本的一次交匯與整合,是中國藝術市場及其資本發育的一次重大創新。說明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發展,首先需要有成體系而又符合市場規范的資本市場體系。這也是我們常講的中國藝術品市場正處在一個重要的轉型期,市場各種矛盾及風險的積累需要資本的給力。其次,是資本在不斷聚合過程中,急需一個“靠譜”的突破口。
如何在高端層次,進行藝術市場資源金融化,并使其沿著“資源資產化、資產資本化、資本產權化、產權金融化”這樣一條清晰的路徑進行發展,這是一個大課題。藝術是一種特殊的資源,不同區域也會形成其特有的藝術現象和藝術資源。只有完成藝術市場資源資產化、產權化、資本化,與金融市場深度結合,方能最終適應和充分利用我國多層次藝術品資本市場,使得藝術產業的發展,進入到更為有利的環境中,才能更好地為包括商業銀行、投資基金、信托,甚至是大眾投資者在內的各類投資主體所接受,從而完成藝術市場資源金融化的最終轉化。
五、當下發展藝術品市場的核心基礎是發掘消費需求,當務之急是建立相應的退出機制。
1.后份額化時代文交所平臺有利于集合、發掘、調動及示范中國藝術品市場消費需求的發展,是藝術品資本大眾化、社會化及資本化的重要實踐平臺,是消費需求培養與成長的重要示范基地,也是風險意識學習與培育的重要學校。可以肯定的是,隨著藝術品及其資本市場的不斷發育,還會有更多的類似份額化的創新形式出現,時代的呼喚,現實的需要、實踐及大眾的推動,是它們不斷前行的動力,而過度地管控,無助于中國藝術品市場活力的釋放,更是無視藝術品市場發展規律的一種短視行為。
2.后份額化時代文交所平臺,是建設與建立中國藝術品市場退出機制的一種重要的創新手段。我們可以肯定的是,中國藝術品市場,只有建立健全相應的退出機制與體系,中國藝術品市場,才能走向做大、做強之路。但從當下看,要建立起相應的退出機制與體系,靠的是新理念、新手段,在市場規律及高科技手段支撐下,去實驗、去創新、去學會認識風險、承擔風險,這注定是一條不平坦的路,但又是民族藝術走向大發展、大繁榮的重要路徑。
六、中國藝術品資本市場,創新是關鍵,監管是保障,提高認識是前提
在中國藝術品市場發展到今天,創新是發掘消費需求的內在動力,而創造消費需求,則是中國藝術品市場轉型與結構調整的最大抓手。只有不斷地創新,中國藝術品資本市場才能看到希望。當前中國藝術品市場管理體制的發展中,最為核心的問題是行業組織發展緩慢,更多時候是用建設群眾文化的理念,而不是用市場及產業經濟的理念,去發展與管理藝術品市場。行業管理的缺位,導致政府的管理職能不能落實,市場管理定位不清晰,而表現在市場上,就是監督與管理的缺失,阻礙市場發展的瓶頸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當下,首先是針對市場的熱點與難點,盡快建立并完善行業組織、制定有關法規;其次是,要充分發揮行業組織對行業的管理、組織、監督與自律工作;最后是,不斷完善行業組織與政府及市場的對接機制,充分發揮行業組織在社會及經濟工作的作用。
后份額化時代,文交所不再僅僅,只是份額化交易的平臺,更多的可能是更為廣闊的社會化、大眾化的資本平臺,可能這一視角的轉變,會將份額化所形成的平臺經驗,讓文交所的運營更加有序與規范,為做大、做強中國藝術金融產業做出貢獻。
謝謝大家!
作者介紹
西沐:中國藝術品市場研究院副院長,文化部文化市場發展中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王婉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