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24日訊(記者 成琪) 一部《我在故宮修文物》的紀錄片創下了年度奇跡,大電影日前登臨各大院線后收獲如潮好評。在觀眾對影片熱議之際,12月23日,電影同名新書在北京發布,該書主編、紀錄片導演蕭寒,作者綠妖親臨現場。蕭寒說,快和慢、張和弛本來是相對的,愿這本書能夠建構一種“快、慢”的和諧,“張、馳”的有道,“希望每一個打開這本書的人,都能在這里尋找到心底的一點點平靜。”
新書發布會現場 中國經濟網記者成琪/攝
借新書讓工匠精神再傳播
談到出書的初衷,新經典文化的圖書策劃人楊曉燕表示,是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感動了她,她覺得值得有一本書讓這些師傅的精神再傳播。然而,影像表達和文字表達大為不同,如何實現這一高難度跨越?楊曉燕斟酌再三,約請到她認為最合適的作者綠妖以及詩人攝影師嚴明。
綠妖是時下最好的非虛構作家之一,文字樸素有力。她對臺灣農民的訪談錄《如果可以這樣做農民》在年度好書里多次上榜。
《我在故宮修文物》 中國經濟網記者成琪/攝
據中國經濟網文化產業頻道記者了解,為了這本《我在故宮修文物》,綠妖深入故宮和師傅們面對面深入訪談,觀察他們的修復工作和日常生活。
她采訪了12位師傅,其中9位老師傅,3位年輕師傅。9位老師傅無一例外是從十八九歲就進入了宮里。這些師傅初入宮時都是血氣方剛的年輕人,但經過他們師傅的熏陶漸染,他們的性子逐漸被磨平,心也靜了下來。“淡然,專注,不焦灼,這是最打動我的。”綠妖告訴中國經濟網文化產業頻道記者。
詩人攝影師嚴明看了三集紀錄片后就慨然應允前來拍照。他說,能在故宮“拍文物”是幸運的,也滿心震撼。“國寶俯仰皆是,人物真實可感。文物總是在時間里越發顯露出它們的意義,修復技師們正是用時間使自己的人生完整。他們坐得住、給得起,如此一生……像一個景觀、像一個儀式。”嚴明說。
“一輩子只干一件事,這太牛了”
此書是和電影同步上市的。紀錄片側重于文物修復的日常,同名圖書則側重于“修文物的人”。書中以口述的形式撰寫了12位頂級文物修復師的對歷史、對人生的回顧和感悟,同時也是一本故宮幾百年文物修復歷史的縮影。
采訪中,透過工匠們對自己點點滴滴的回憶,讓綠妖覺得,他們的驕傲并不來自炫耀自己修過多少國之瑰寶,而來自更真實的器物,更具體的手感:這件文物我修過,我對得起它,我放心。
是什么讓大家為這部紀錄片“燃”了起來?《我在故宮修文物》的導演蕭寒琢磨著,這個問題或許可以用木心先生那首詩《從前慢》來回答。
“從前的日子過得慢,一輩子只夠愛一個人,一生只能做一件事。一輩子只干一件事兒,這太牛了!現代中國需要工匠精神。”蕭寒說,“現在我們的年輕人可能做不到,三年跳兩次槽,一年跳三次槽。這就是為什么年輕觀眾會被這部紀錄片擊中,那種耐下心來,不急不躁去做一件事的氣質現在太稀缺了。”
正如故宮文物修復專家屈峰所說,文物其實跟人是一樣的,中國古代人講究格物,就是以自身來觀物,又以物來觀自己。
“很多人認為文物修復工作者把文物修好了,所以有價值,其實不見得這么簡單。在修文物的過程中,他在跟它交流,他對它有體悟,他已經把自己融到了里頭。”屈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