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31日訊(記者 成琪)2025年3月27日至28日,“Hi talk”文化科技融合沙龍在北京市海淀區三山五園文化藝術中心舉辦。本次活動由中共北京市海淀區委宣傳部主辦,北京市海淀區文化發展促進中心、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聯合承辦,圍繞“暢想文化科技融合的春天”這一主題,分別開展了 AI+藝術、AI+影視、AI+游戲三個專場活動,吸引了眾多行業專家、企業代表及學者的積極參與。
主辦方供圖
在當今數字化時代,AI技術正深刻改變著文化產業的格局。從藝術創作到影視制作,再到游戲開發,AI的應用不僅全方位提升了文化產品的品質和體驗,還為文化產業帶來了全新的商業模式與創新機遇。
主辦方供圖
在3月27日下午的AI+藝術專場,北京畫院院長、中國美協策展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北京美協副主席吳洪亮分享了如何通過科技手段全方位增強藝術的傳播力與影響力;全球首個被國家博物館收藏的AI藝術家、國際知名人工智能藝術家宋婷生動展示了AI技術在藝術創作中的強大潛力,并著重強調了科技向善的重要性;亞洲數字藝術展出品人王鵬則回顧了亞洲數字藝術展的發展歷程,深入探討了科技與藝術的融合之道。
主辦方供圖
3月28日上午AI+影視專場則聚焦AI技術在影視領域的應用。清華大學教授、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尹鴻以“AI技術驅動的影視創作”為主題,強調了在技術浪潮中堅守藝術美學和人性價值的重要性;完美世界文化董事長、完美世界控股集團首席發言人王雨蘊深入分享了AI賦能下的影視產業需求和人才培養模式;快手科技品牌中心總監、快手可靈AI導演共創計劃制片組負責人劉欣靈則介紹了可靈AI視頻大模型在影視工業中的應用,生動展示了人與AI共創的廣闊前景。
主辦方供圖
在3月28日的AI+游戲專場,嘉賓們深入探討了AI技術在游戲領域的應用。游戲制作人、Pacer Venture Studio 聯合創始人孟凡就“構建游戲的硅基創造力體系”為題,探討了AI時代游戲開發的新架構和未來發展方向;三七互娛高級算法專家夏拓詳細介紹了AI在游戲研運全鏈條中的深度應用;騰訊IEG互動娛樂事業群高校全球合作總監張曉蕓以“AI賦能游戲創作”為題,展示了AI技術如何成功突破游戲研發的“不可能三角”,為游戲產業的智能化發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與方法。
本次“Hi talk”文化科技融合沙龍活動構建了文化與科技領域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及青年從業者的跨界交流平臺,有效促進跨學科資源整合,為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據悉,下一步,海淀區將充分發揮AI和文化、教育資源優勢,推進國家級人工智能示范基地建設,進一步推進AI賦能文化發展,拓展AI在文化領域的應用場景,推動優秀傳統文化的現代表達和文化生活的AI呈現,引領文化創新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