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銀幕上看超高清直播非常震撼,幾百人一起看、一起吶喊,那種氛圍是在家看電視難以比擬的。而相比在現場看比賽,影院能看到更多細節,在一個個回放、慢動作中回味精彩瞬間
■在影院觀看多元內容未來會成為趨勢,也會進一步拓寬“影院+”的外延。當觀眾想到影院時,也許不只是來看電影,還可以在這里觀看比賽、演出,參與各種各樣的活動
本報記者 鐘菡 實習生 鮑智宇
7月31日,一段影院里觀眾齊唱國歌的視頻在朋友圈刷屏。7月30日晚,王楚欽和孫穎莎的“莎頭”組合在巴黎奧運會乒乓球混合雙打項目奪冠。舉行頒獎典禮時,SFC上影影城(世博店)、上海和平影都等影院觀賽的觀眾自發起立高唱國歌,場面激動人心。
影院為何成奧運直播現場?中影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合作,在全國范圍符合直播放映條件的數百家影城進行總臺2024年巴黎奧運會電視節目影院直播,讓中國觀眾在大銀幕上觀看精彩比賽。觀眾可以通過中影電影通、貓眼、淘票票三大售票平臺預約乒乓球、羽毛球、跳水、排球、籃球、足球等多個項目的放映場次,一起為中國奧運健兒加油。
作為全國首次實現奧運會賽事電視節目的影院直播放映,此次活動不僅給觀眾帶來沉浸式享受,為影院增加票房收入,在業內人士看來,此舉也有望推動影院對新業態的拓展探索,在行業內釋放積極信號。
參與感和氛圍感拉滿
7月30日晚,市民鄭先生下了班,獨自來到單位附近的SFC上影影城(世博店)觀看乒乓球混雙銅牌賽+決賽的奧運直播活動。作為體育迷,聽說影院有奧運直播,他早就心心念念。該影院的奧運直播在貓眼平臺上售價50元,和一般影片票價相當,時間排在19時半到22時,正好是“黃金檔”,他差點沒搶到票。“盡管家里也能看奧運比賽,但影院的觀感效果完全不一樣,幾十人、上百人一起觀看的大場景更有參與感和氛圍感。以后如果有機會,我還會來看。”
在附近上班的王女士和閨蜜被電影院第一次直播奧運比賽的玩法吸引,特地過來嘗鮮。在她看來,影院的體驗感和氛圍感讓這50元花得值。“和朋友坐在家里看,可能就是把看比賽作為消遣,有時候會開小差,但在影院會不由自主全身心投入比賽,跟著其他觀眾一起緊張,好像自己就在比賽現場。”
“我們去不了現場,但又想感受現場氛圍。”付女士拉著丈夫一起來觀看奧運賽事直播,一開始,她丈夫還邊走邊抱怨,“為什么不在家看?”但到了影院現場,迅速被熱烈氣氛感染了。“大銀幕的體驗完全不同,在場其他觀眾會帶來很強的參與感。在影院看比賽直播比在酒吧看更安全。”
7月30日“莎頭”奪冠夜,浙文影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華凌磊也是在上海和平影都唱國歌的人群中的一員,在影院看奧運賽事直播的體驗讓他難忘和激動。“在大銀幕上看超高清直播非常震撼,幾百人一起看、一起吶喊,那種氛圍是在家看電視難以比擬的。而相比在現場看比賽,影院能看到更多細節,也能通過直播的鏡頭語言,在一個個回放、慢動作中回味精彩瞬間。”在他看來,在影院看比賽直播,場地本身規模、銀幕大小都是左右觀眾選擇的重要因素,大廳、大銀幕才能形成還原比賽現場的熱鬧氣氛。
“‘上影院,看比賽’為觀眾提供的大銀幕觀賽方式,有小屏幕無法比擬的現場感和社交感。”上影股份總經理助理張淑娜介紹,上影·聯和院線積極組織影院參與奧運賽事直播,嘗試差異化內容、多元化經營,得到加盟影院的積極響應。此次,全國共有19家SFC上影影城、20余家上影·聯和院線加盟影院參加奧運賽事直播活動。參與影院需要完成技術配置和網絡調試,確保傳輸信號穩定、畫面清晰。活動期間,上影·聯和院線安排專職技術人員24小時值守,SFC上影影城還針對晚場延長服務時間,并增加小食續杯優惠。
預約場次冷熱不均
本次奧運直播的片單由奧委會與中影預約平臺統籌,以有中國隊參加、在18時—21時開賽的熱門比賽項目為主,如乒乓球、羽毛球、女排等。記者發現,在貓眼平臺上,奧運直播預約呈現冷熱不均現象。7月30日,多家影院迎來滿場,目前8月1日的場次則相對遇冷。7月27日凌晨,奧運會開幕式也開放了影院直播預約,同樣參與者不多。
和平影都影院經理介紹,7月30日場的比賽直播放在影院的atmos廳舉辦,全場397個座位賣掉366個,位列全國單場人數第一。熱烈的現場氛圍離不開影院的精心準備。“我們準備了乒乓球桌放在現場,吸引不少觀眾體驗,還給入場觀眾發放小國旗和手舉加油牌,可以一邊觀看一邊為中國選手吶喊助威。”
SFC上影影城(世博店)同樣為觀眾準備了氛圍道具。“7月30日來觀賽的主要是體育愛好者。這次參與直播的影院不多,觀眾從各個區趕來。”SFC上影影城(世博店)影院經理姚臻介紹,7月30日場次的觀眾群體中有不少是“莎頭”組合的粉絲,早早組團預約,后面幾場活動則是觀眾自發拼場,目前8月3日、4日的場次近乎滿場。在她看來,熱度和時間有很大關系,“8月1日是工作日,比賽時間結束后已是凌晨,距離遠的觀眾回家不方便。19時半至22時半之間的場次比較受歡迎”。這也與影院排片中的熱門場次一致。
“進電影院看比賽,一定得是值得看的比賽。”王女士說。和影院大片一樣,比賽內容也關乎直播熱度。7月30日的比賽是乒乓球混雙銅牌賽和決賽,姚臻發現,銅牌賽舉行時,觀眾反應較平淡,等到20時決賽,王楚欽、孫穎莎出場時,現場一下子沸騰起來,觀眾揮舞手中的小旗子,舉起加油牌,加油聲熱烈。在后續場次中,預約較多的8月3日、4日直播內容都包含決賽,而8月1日的直播則是1/4決賽,相比之下,“決賽”更讓大家有付費觀看的欲望。
中影自今年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4維也納新年音樂會》《2024年春節聯歡晚會》等電視節目引入影院進行直播并獲得好評后,通過奧運直播再次開辟體育賽事直播方向,不斷增加平臺優質版權內容。對奧運直播,首批嘗鮮的觀眾都給出頗高評價,不少人還希望在影院繼續看到更多元的內容。
“我想在影院看《歌劇魅影》,這種經典音樂劇在大銀幕上看肯定會很爽。”王女士覺得,如有合適的演唱會、音樂劇等內容自己都愿意嘗試。鄭先生想在影院看世界杯等更多體育賽事,以及明星演唱會,“上海作為一個國際文化大都市,大型文化、體育活動很多,在影院放映,可以給觀眾提供更多選擇”。
奧運直播作為新鮮事物,對影院管理提出新要求。張淑娜介紹,觀眾在影院分享比賽的緊張刺激和喜悅激動,所以加油吶喊時,在不違反觀賽道德、不影響他人體驗的情況下,影院不會阻止。“但涉及商業內容版權,影院禁止觀眾進行直播、屏攝等行為。”如同已經約定俗成的電影院觀影禮儀,如何摸索出一套適應新形勢的“觀賽禮儀”同樣值得思考。
大光明電影院同樣參與了奧運賽事直播,影院進行了氛圍布置,設置主題打卡點,實時更新每日獎牌榜,還與夜半電影主題餐廳聯動、延長營業時間,觀看奧運轉播即送奧運特調雞尾酒一杯,還推出奧運主題套餐等。“從目前售票情況看,觀眾以年輕人為主。影院設備更專業,視聽效果更好,現場感更強。大家一起看還可以交流,氛圍感比家里更好。”大光明電影院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暑期檔漸入佳境,在話題影片的帶動下,尤其是周末上座率顯著提高,但和去年同期相比還是存在較大差距。“奧運轉播無疑增添了影院的更多可能性,對暑期檔的夜經濟起到一定促進作用,但目前看熱度有限,有待進一步觀察。”
拓寬“影院+”外延
影院直播奧運賽事獲得的收入將進入全國票房系統,繳納國家電影專項資金和稅金后,按比例由院線進行結算。張淑娜介紹,根據目前的售票情況,觀眾以球迷居多,視聽體驗和社交氛圍是他們選擇前往影院觀賽的重要原因。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不少觀眾對于暑期檔電影并不了解。王女士表示,目前她還沒有看暑期檔電影,最近也沒有看電影的興趣。付女士同樣沒有觀影計劃,“沒空看電影,但是奧運比賽我愿意專門抽時間過來看。”
截至7月27日,2024年暑期檔(6月—8月)電影總票房(含預售)破70億元,因為缺乏全民爆款,今夏電影市場還沒真正熱起來。隨著《解密》《逆行人生》等片陸續登場,業內對于暑期檔后半程還是持樂觀態度。
奧運直播未必能帶動暑期檔票房,但作為一筆額外收入,對影院消費有積極的拉動作用。“應該鼓勵多廳影院積極探索創新,收入多元化后,更有助于影院生存下來。”華凌磊認為,奧運直播滿場證明非電影觀眾也有去影院消費的需求,他們的需求同樣值得重視和滿足。奧運直播收入繳納的國家電影專項資金,未來可以支持電影院建設和國產原創電影發展,有條件的影院還能借此開發更高附加值的賣品,增加多元非票收入。
第一次參與比賽直播活動,讓SFC上影影城(世博店)嘗到甜頭。“7月30日的直播效果很好,活動結束后,不少觀眾表示很喜歡這種影院觀賽的形式,想繼續參加。”姚臻介紹,這場奧運直播是該影院在今年暑期檔中票房產出較高的場次,將單個影廳拿出一個時間段做奧運賽事直播對影院排片影響不大,但帶來不少收入。觀眾的熱情也給大家很大信心。“如果后面還有這樣的活動,我們會繼續參與。未來也考慮進一步優化相關配套服務,開發相關衍生品、套餐等。”
奧運直播對影院客流有明顯帶動效應。盡管不少直播觀眾表示暫時沒有觀影計劃,但姚臻覺得不著急。“希望他們來一次后,會想再來第二次,并帶動更多人來這里。這些直播觀眾未必立刻能轉變為電影觀眾,重要的是讓他們知道世博地塊有一家電影院,有不錯的奧運直播體驗。影院影響力傳播出去,有感興趣的電影上映,他們自然會來這里看。”她相信,在影院觀看多元內容未來會成為趨勢,也會進一步拓寬“影院+”的外延。當觀眾想到影院時,也許不只是看電影,還可以觀看比賽、演出,參與各種各樣的活動。
“在海外,Netflix已經走進線下影院進行美劇首映,NBA也與影院合作賽事直播。而根據國內政策規定,影院放映的內容必須要有龍標。今夏影院正式獲得巴黎奧運會賽事直播的放映資質,或向全國影院釋放開啟多元內容合作的信號。”張淑娜認為,作為檔期內容的補充,奧運直播、預約放映等為觀眾提供了走進影院的全新理由;也豐富影院的業務模式、增加收益形式。同時,差異化的特色內容對影院經營提出更高要求,需要影院有活動策劃、私域運營等主動營銷能力。也只有這樣,才能驅動行業轉型,創造更多的“影院+”消費場景、“+電影”產品體系,擺脫影院對大檔期的路徑依賴和內容同質化競爭。
“這是一種多方共贏的舉措,也是和國際接軌、符合大眾需求的舉措。”華凌磊發現,國外許多影院都有非電影業務,可以播放電競、體育比賽、戲劇影像等內容,使得影院的存活能力更強。“目前,中國有很多8個影廳以上的多廳影院,完全可以拿出一兩個廳去做多元內容探索。當這類直播內容對普通電影排片產生威脅時,相信主管部門能及時調整,市場也會有自己的選擇。”
“上海電影正在打造豐富‘電影+’場景,當體育競技與時尚生活方式結合,‘電影+賽事’是泛文娛消費生態的重要環節。我們也在探索合作更多賽事與影院的深度融合,豐富消費場景,從上海到全國,讓賽事永不落幕。”張淑娜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