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網信辦發布了2022年“清朗”系列專項行動清單,多項任務涉及改善青少年上網環境。此前公布的《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征求意見稿)》中也提到,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工作應“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適應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發展和網絡空間的規律和特點,實行社會共治。”
青少年是網絡文化的主要參與者,其行為認知已經與數字時代深度交融。當前,自媒體、聚合類媒體等傳播媒介不斷涌現,信息生產模式呈現裂變化、社交化等新特征,海量信息魚龍混雜,網紅直播、短視頻繁多。完善青少年的網絡生存環境,關乎國家與民族的未來,也是網絡精神文明建設的時代課題。
加強青少年網絡精神文明建設,是全面推進網絡空間治理的重要內容。青少年的判斷力和自制力尚未完全成熟,需要多一些關懷和幫助,把“鍵對鍵”與“面對面”結合起來,打造立體化的網絡綜合治理格局,努力幫助他們紓解現實困難和成長煩惱。一方面,加強對網絡內容生產和傳播的全流程、全要素管理,提高網絡治理的精細化和法治化水平,強化媒體傳播平臺和信息生產者的社會責任和行業自律,提升網絡內容供給質量和傳播效能,培育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絡文明生態。另一方面,發揮權威媒體和優質信息聚合平臺的引領作用,加快建設符合青少年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的主流網站,豐富優質網絡內容的供給,滿足這一群體多樣化、多層次的精神文化需求。
識其道方能施其術。網絡精神文明建設是數字化生存的“道”。應將網絡空間打造為精神文明建設和傳播的重要陣地,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高尚的道德情操涵養青少年,以優秀網絡文化吸引青少年,以遠大理想、科學理論、光明未來感召、激勵青少年,使廣大青年成為新時代網絡道德風尚的倡導者、擁護者和踐行者,讓青少年成為踐行網絡精神文明的中堅力量。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尊重青少年的主體地位,理解并適應他們在網上的行為模式,用豐富多樣的實踐活動激發青少年擔當作為。
青少年網絡文明素養的高度,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當前和未來中國網絡文明的高度。因此,還應大力提升青少年的數字素養與技能,引導青少年群體自覺維護網絡生態,從話語表達層面提高語言文明意識。培養多元媒體閱讀習慣,打破“信息繭房”桎梏,培養對數字信息的“自凈機制”。還要做好頂層設計,通過家庭、學校、社區、社會組織等多方聯動,著力將數字素養與技能培訓有效貫通整個教育體系,全面提高數字素養與技能教育的普及性和可及性。
少年強則國強。目前,中國正在推進網絡強國建設。只有用網絡綜合治理織密“防護網”,用數字素養與技能教育“強體魄”,才能讓青少年在數字時代的“藍海”中搏浪擊水,揚帆前行。
(作者巫喜麗,系華南理工大學副教授)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李冬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