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茶座
近日,某頂流明星被抓,坊間竟傳說,有粉絲密謀營救。嗚呼哀哉,現代文明之下,竟然有此奇聞,值得捋一捋:粉絲為何如此瘋狂?
英文“fan”意指“狂熱愛好者”,愛好者多了,量變就會引起質變,復數“fans”音譯成中文,就是“粉絲”。可見,粉絲不是一個人在狂熱,而是一群人在狂熱。粉絲為誰狂熱呢?為某位特定的明星,比如歌星、影星、足球明星。粉絲為何狂熱?明星的某些特征,比如歌聲、亮麗的形象,恰好契合了粉絲的某種心理需求。
有了供給,有了需求,粉絲市場就形成了。這本是一個正常現象,比如,上世紀80年代的年輕人買過明星掛歷,上世紀90年代的年輕人買過明星DVD碟片,2000年代的年輕人為“超級XX”短信刷過票……特定的粉絲市場,支撐了特定的粉絲經濟,如演唱會的門票收入,發行歌曲專輯的銷售收入,衍生品(掛歷、服飾等)收入,等等。然而,隨著互聯網原住民一代的成長,伴隨著always online(永遠在線),事情正在悄悄地起變化。“零等待”,即刻滿足心理需求,引發了粉絲們的瘋狂。
在互聯網的世界里,粉絲似乎時時刻刻都可以和明星在一起、和明星互動,可以隨時表達對明星的愛。心理需求隨時可以得到滿足,這就引發了更加無限的心理需求,達到了時刻“我為伊狂”的恍惚狀態。
這種表達,不僅僅是語言的,更多的是金錢的。語言表達,一些是贊揚呵護,更多是對不利于明星的言論進行反擊和謾罵。互聯網的世界,這種表達幾乎是零成本的。金錢表達,則是五花八門,網絡打賞、刷票,明星直播購買商品,演唱會、發布會門票,活動眾籌,等等。更有甚者,充分發揮互聯網自由人自由聯合的力量,成立粉絲基金會,形成有組織的資本化運作。
更為重要的是,互聯網的金錢表達,形式與數額清晰可見。有人打賞多了,就會產生示范效應,就會引起他人(尤其年少的粉絲)的沖動打賞。這樣,粉絲的互聯網金錢表達,成為一種狂歡,成為一種狂熱的粉絲金錢競賽。這把互聯網的遞增效應發揮到了極致。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明星(尤其頂流明星)就可以充分發揮壟斷的市場力量了。
其實,每一個明星,都是一個企業組織,以明星為中心各部門、各人員分工合作,經紀人、財務、秘書助理、品牌營銷、網絡平臺運營等皆不可少。企業的生存之道在于要有可持續的收入流: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這是企業的生產性特征),貨幣選票為之投票獲得收入流(這是企業的交易性特征)。
在無限的狂熱的心理需求下,明星的產品和服務的供給是有限的、稀缺的,明星就有了壟斷力量,就有了市場勢力。
如果說以前的明星影響力主要靠基于心理需求的作品,那么現在的明星影響力則可以靠基于心理需求的流量,尤其人為制造的流量、人為制造的稀缺。比如粉絲基金會成員曬出和明星的合影,會有更多的粉絲想花錢成為基金會成員,但基金會可是有門檻的。有粉絲曬出在演出后臺和明星的合影,會有更多的粉絲想和明星近距離接觸,但進入后臺也是有門檻的。人為制造的稀缺,就是變相的粉絲金錢競賽,就會產生“明星睡粉是福利”的毫無廉恥的奇談怪論。
這個世界,最怕的就是壟斷。此時,作為企業組織的明星,逐步把重心轉向了交易性特征(圈粉賺錢),而忘了企業的本質是生產性特征(產品賺錢)。當明星的重心在于收入流,而不在于產品線,就容易本末倒置,甚至忘了法律約束。而人為制造稀缺的收入流,沒有了堅實的產品基礎,一不小心(也可能狂妄不能自已),就游走在違法邊緣或深陷其中。
【作者:劉金山,系暨南大學投資咨詢(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導】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施曉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