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曾為貧困縣的河南省駐馬店市確山縣竹溝鎮,前來采訪的河南衛視《脫貧大決戰》節目編導劉明明偶遇一場演出,這不是一般的扶貧演出,20多個本地孩子手持父輩親手制作的大提琴、小提琴走上舞臺,合奏《同一首歌》《我和我的祖國》《梁祝》《鴻雁》等歌曲。臺下,孩子們的父母從工廠趕來,打開手機上的手電筒,揮舞著為自己的孩子加油。
這種“由衷的笑意”感染了劉明明,他說脫貧不僅讓當地的農民吃飽穿暖、有了收入,更重要的是,“琴二代”身上展示了不同的精神風貌。
17歲的王少斌手中的大提琴是父親王金堂為他量身定做的,漆色油亮,聲音渾厚動聽。
“每一把提琴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自己的脾性和靈魂,與琴打交道,其樂無窮。”王金堂這樣對兒子說,這也是他的制琴之道。
確山縣在2020年2月正式退出國家級貧困縣序列。目前,確山有各類提琴企業122家,年產量40萬把,產值4.5億元。
很少有人知道,世界上90%的小提琴是中國生產的,而國內80%以上的中高端提琴都出自確山一群農民之手。在900公里外的北京馬駒橋地區,曾經存在著多家確山人開辦的小提琴廠,確山師傅制作的小提琴在中國制琴業占據半壁江山。王金堂16歲到北京打工,后來開辦了自己的提琴廠。
2015年,北京產業升級,提琴制造企業面臨外遷,確山縣投資15億元建立了占地600畝的提琴產業園,主動招商引資,以免3年房租、稅收優惠等政策和濃濃的鄉情,吸引像王金堂這樣的師傅回鄉創辦提琴企業。王金堂說:“一開始我是抱著觀望的態度,如果發展得不好,我會再回北京。”
王金堂一直難忘幾年前在中國(上海)國際樂器展上的一幕。來自以色列的樂器商人約瑟夫在他的攤位上拿起一把小提琴,當場演奏起《梁祝》,悠揚的樂曲吸引不少人駐足觀望。現場有人請王金堂也演奏一曲,他連連擺手笑著說:“我們制琴師大多數不會拉琴,都是參照相關標準和個性化定制來制琴。”
不會拉琴,在王金堂心里留下了遺憾。大兒子王玉民6歲時,王金堂托人買了票,第一次帶著他走進中央音樂學院的禮堂,聽了一場弦樂團專場音樂會。
“我當時小,根本不懂音樂會是什么,我們當時住在通州,離城里挺遠的,就說不去。”最后,王金堂用一頓麥當勞把兒子“騙”去了音樂會。王玉民開始很興奮,可是后來居然在音樂會上睡著了。
王金堂花了不少時間陪著兒子去聽音樂會,中山公園音樂堂、北京音樂廳、中央音樂學院……都留下了他們的身影。8歲那年,王玉民對王金堂說:“爸爸,我想學拉大提琴。”王金堂興奮得眼里冒出“火花”,他拍拍兒子的肩膀:“成人用的大提琴太大了,老爸給你親自做一個適合孩子用的大提琴。”
越來越多的“琴一代”們也開始讓自己的孩子學琴。目前,確山的“琴二代”們在天津音樂學院、西安音樂學院、武漢音樂學院等學校求學。熊呈豪考取俄羅斯海參崴遠東國立藝術學院,成為確山第一個到國外留學的“琴二代”。
2018年,竹溝鎮政府出資從河南平頂山學院聘請專業提琴教師,在竹溝鎮中心小學、竹溝初級中學、竹溝思源學校開設提琴特色班,培養了學生近200名。2020年年初,在確山縣手工提琴制作協會努力下,竹溝鎮室內弦樂團成立,目前有演職人員20多名,已經為家鄉的父老鄉親進行過幾次公益演出。
王金堂的二兒子王少斌也喜歡大提琴,他的夢想也是考上一所音樂學院。“我最大的享受是辛苦一天回來,兄弟倆合作給我拉一首曲子聽。那個時候是我最幸福的時刻,比掙錢有滿足感,自己不管受過多少苦都值得了”。
確山縣手工提琴制作協會秘書長蔣寶林說,“我相信有了悠揚的弦樂,確山的提琴產業才能扎根更深。”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郭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