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中國留學生聽過這樣一個故事——意大利某超市給顧客立了個牌子:“尊敬的顧客,請您不要再敲西瓜了,它們是真的不會有回應的。” 雖然牌子是用意大利語而非漢語書寫,但很多中國留學生認為這是面向中國人之舉,他們也有點無奈——“敲拍挑瓜是我們的日常習慣呀。”“拍”與“不拍”之間,體現的正是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生活習慣的不同。
答好跨文化適應這道題
趙曉霞
將洗過的衣服晾曬在戶外,被看作不文明的行為甚至會被罰款;搬家時將新買的家具留在租住的房內未帶走,會被房東扣押金;和朋友開玩笑說“我想打你”可能會被認為危害他人安全……在國內覺得正常的事,在國外卻反常了,不少中國學子說起自己初到國外留學的窘況,可謂心有余悸。
隨著中國出國留學人數逐年攀升,學子的跨文化交際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根據某留學機構發布的《中國留學生跨文化適應調查報告》,在社會文化適應各維度上,中國留學生在日常生活方面得分最高,在人際交往方面得分最低,文化差異和人際交往障礙仍是中國留學生跨文化適應面臨的兩大難關。
對中國學子來說,初到異國他鄉,因為語言表達、生活習慣、思維方式、文化觀念等的不同,會導致在跨文化交流中產生誤解和沖突。如何增進了解、消弭誤解是擺在學子面前的必答題,也直接關系到留學生涯能否順利進行。
首先,學子要有開放的心態,理性面對并尊重文化差異。眾所周知,處于跨文化中的個體,由于語言習慣不同、文化氛圍的差異,同一句話、同一個行為會被賦予不同的含義,這就需要學子了解并尊重來自異文化環境中人們認識世界的不同方式,在尊重差異的基礎上達到有效交流。
其次,跨文化適應是深入了解文化差異之下的理解包容和兼收并蓄,而非否定自身,一味迎合對方。
第三,提升語言表達水平,增強人際交往能力。蘊含著文化內涵的語言是相互溝通理解的鑰匙,對學子來說,能用流暢的當地語言溝通不僅可獲得有用的信息,還有助于自己與老師、同學間的人際互動。這樣一來,可以更多地獲得社會支持,從而更有信心應對跨文化適應中遇到的挑戰。
最后,走出舒適圈,多交當地朋友。中國留學生圈中,常常調侃說:“聽得懂課程、聽不懂笑話,交得了作業、交不到朋友”,這正是學子在跨文化交流過程中遇到的常見困難。要克服該困難,需要學子積極主動、迎難而上,比如在學習方面,多與當地同學和老師進行交流,積極參與小組討論等;在社交方面,積極參加學校活動以及當地的文化交流活動等。假以時日,跨文化交際能力自然會得到提升。
主動出擊助力 化解文化沖擊
王淑晨
落地美國紐約的那一刻,孫迎雪和趙子涵既期待又緊張。兩個姑娘是魯東大學大三學生,2020年1月,她們到美國卡斯爾頓州立學院開始交換學習。
“剛下飛機我就開始想象自己在美國的學習生活情景,除了希望能在這里開拓眼界,也有點擔心自己會不適應新的環境。”孫迎雪說。
結交新朋友
如何應對遠離朋友圈后的孤獨感幾乎是中國留學生都會遇到的難題。“盡管當地民眾和同學都很友好,但他們一般不會主動跟你搭話。”孫迎雪說,在山東讀書的時候常與朋友結伴而行,突然要自己生活難免會感到孤獨。但這種困擾沒有持續太久,選課完成后,她逐漸找到了自己的小天地。
“我選修了瑜伽課,拉伸和冥想會讓心情變好,課余時間還認識了許多學習舞蹈的同伴,大家經常聚在一起討論和練習不同的舞種。”孫迎雪說,“國外紙質書價格昂貴,所以我常去大學的圖書館坐坐。盡管讀外文書有些吃力,靜下心后就能自覺地融入書里。”
旅行也是一個排遣情緒、適應新環境的好方法。趙子涵在課余時間報名參加了阿拉斯加的極光旅行,在旅途中,她結交了一個“意料之外”的朋友。“到達目的地,我看到他在營地外擺弄無人機,我很好奇,過去問這個是怎么操作的,沒想到他跟我認認真真地講了起來。從工作到生活,聊了很多很多。”趙子涵說,因為自己也是個外向的人,所以和那個朋友聊得很投機。兩人還加了微信好友,到現在還保持聯系。
向對方學習
除了生活和社交方面的轉變,令兩人頭痛的還有學業壓力。“課程安排也不是很滿,老師并沒有很嚴苛,但大家的作業總是要做到下半夜才能收工。”趙子涵說,并非是老師管得嚴,而是布置的課題需要自學的內容很多,而且考核標準很嚴格。如此一來,如果想得到一個理想的分數,學生必須在大量涉獵文獻資料和相關知識的基礎上才能交出一份讓老師滿意的作業。再加上語言上的障礙,兩人常常寫作業到深夜一兩點。
“那時才體會到書到用時方恨少。每天晚上為作業頭疼的我心里燃起了小火苗,告訴自己一定要加油。”孫迎雪說。
“因為歷史、地圖方面較為薄弱,我專門請教了系里的歷史老師。她是一位非常友好、負責、專業的人。我向她請教問題時,她總能旁征博引、生動豐富地為我繪制一幅完整的知識圖譜,現在想來她是在給我補課。”孫迎雪笑笑說。
對兩個姑娘來說,課下和來自五湖四海的同學談天是適應文化沖擊的有效途徑。孫迎雪的隔壁宿舍住了一個日本留學生,她大學選修的日語派上了用場。“雖然我的日語只是學了皮毛,但同這個日本留學生交流時,又學到了不少地道的日語表達。”
趙子涵也坦言,從旅行中“偶遇的朋友”那里學到很多。“極光之旅中遇到的那位朋友風趣幽默,和他聊天很輕松。我從他那里學到許多金融和計算機科學的知識。”
就如何盡快完成跨文化適應過程,趙子涵認為最重要的訣竅就是主動出擊。“不適應是一個正常的過程,但只要積極主動和同學朋友溝通交流,向老師請教知識,主動結交新朋友,就會很快融入新環境。”
學會入鄉隨俗
李夢瑤
“我有個中國胃”
飲食文化差異恐怕是不少留學生的“心頭之痛”。16歲就出國留學的劉文宇在美國蘭卡斯特天主高中讀書時,在當地的美國家庭寄宿。她告訴筆者,美國的飲食習慣和飲食結構和中國有很大差異,剛到美國時她很不習慣。
在飲食習慣上,中國菜的烹調方式多種多樣——煮、蒸、炸、烤,還喜歡用大火熗炒,重調料的使用,講究的是色香味俱全。而美國食物的烹調方式多是油炸和水煮。
“在我吃的飯菜中,生冷、方便食品入菜非常普遍,一個罐頭一個蔬菜沙拉就會成為一道菜。西蘭花、大白菜只用水煮一下再加很少的鹽和黃油就算一道菜,味道很是寡淡,實在不喜歡吃。重口味一些的多是炸雞、漢堡等高熱量且不健康的食物。” 劉文宇剛到美國時,每天中午的午餐都是裹著厚厚芝士的雞排漢堡。到美國的第一年就長胖10斤,“有段時間我實在吃膩了,特別想念媽媽做的酸辣土豆絲。”
劉文宇說,中式早餐非常豐富,有豆漿、油條、包子、粥等,早上吃得暖暖的再去上學。而在美國,喝冰水是常態,只有咖啡等需要沖泡的飲品才是熱的。“我的住家早餐種類較少,多數時候是塞給我兩個能量棒或是雞蛋,我撐不到中午就感覺到餓了。”
后來,劉文宇到波士頓大學讀書,飲食上終于有所改善。“學校地理位置很好,附近有‘中國城’,可選擇的食物就多了,想吃中餐也能立馬吃到。”但在劉文宇看來,最正宗的中國菜還是“媽媽的味道”。
穿錯衣的笑話
今年是陳嘉伊在加拿大留學的第五年,現在正在埃德蒙頓阿爾伯塔大學讀本科。她告訴筆者,剛到加拿大時,因為文化差異,鬧了不少笑話,比如冬天穿錯衣。
在中國的北方,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冬天沒有加厚的秋衣秋褲是過不了冬的。“加拿大冬天比北京還冷,所以來加拿大的第一年,我特意帶了許多條加厚秋褲。”陳嘉伊說。
剛到10月底,埃德蒙頓就下了大雪,陳嘉伊全副武裝,穿得超級厚去上課,結果她看到的情景是周圍的本地同學依舊穿著短袖上課。“我當時很詫異,加拿大的朋友們都不怕冷嗎?結果我發現教室里暖氣超級熱,坐在教室里穿著秋褲、秋衣、毛衣的我真的是如坐針氈。”陳嘉伊說。
陳嘉伊回到宿舍后,跟她的外國同學描述了這件囧事。同學告訴她,他們都沒有穿秋褲的習慣,只是會在冬天穿厚點兒的外套。入鄉隨俗,陳嘉伊再也沒有把加厚的秋褲拿出來。
陳嘉伊說,適應文化差異,入鄉隨俗很重要。同時,不要怕鬧笑話,克服文化差異就不是問題。她還建議,留學生剛到異國他鄉,最快適應文化差異的辦法就是住在學校宿舍。“住宿舍期間會結交到很多朋友,當地人也好,中國老鄉也好,他們都會在生活小事、學習和熟悉環境上給學子提供很多幫助,同時也可以幫學子擺脫剛到異國他鄉時心里產生的孤獨感。”陳嘉伊說。
只有了解 才能理解
鄭樂心
高中畢業后,我來到英國開始了大學生活,不知不覺已有幾年時光。回顧過去,我發現自己在這段獨立生活的日子里成長了許多。新鮮的文化環境不僅拓寬了我的眼界,也賦予了我全新的生活習慣,塑造了我的性格。可以說,是留學的經歷讓我進一步認識了自己——當然,這個過程中少不了最初的迷茫與不適。
初到英國,令我感受最深的是民眾的友好。在機場,巴士司機會耐心地和你講解換乘路線;在超市和餐廳,店員會在結賬時和你說“謝謝”;和陌生人在路邊相逢,對方會脫口而出“對不起”;在朋友和家人之間也會使用禮貌用語……但讓我感受更深的是,在這種看似煩冗的英式禮貌背后,人和人之間還是留出了恰到好處的距離。
不過,隨著對英國的深入了解,我也看到了英國社會的另一面。作為一個以酒吧文化聞名的國家,英國城市的大街小巷有很多酒吧,每到晚間總有許多人聚集其中。因此,在深夜和凌晨的街道上經常能聽到吵嚷聲。深夜在宿舍聽到的音樂和吵鬧聲,也讓我感覺無可奈何,有時還不得不出面交涉。
除了社會環境與生活方式的不同,我在留學生活中感受最深的文化差異來自語言。雖然在國內上學時早已適應了外教和英文授課環境,但初到英國學習時,我還是感受到了一些沖擊。得益于從小的英語學習,我可以順利地用英文完成一篇幾千字的學術論文,但從沒有人教過我如何用英文和同齡人進行日常對話或是在網上聊天。在同學和老師的談話中,我發現了自己從未使用過的英文表達、俚語、縮略語。在聊天軟件里,我不得不重新學習各種擬聲詞、縮寫甚至表情符號的使用,以便用一種看來不奇怪古板的方式和人對話。但即便掌握了這些,我還是發現用英文表達自己的幽默感十分困難,因為我對英國的社會和文化還不夠了解。
同樣讓我感到有些手足無措的還有英國人的英語發音和語速。盡管自覺英語水平不錯,我還是花費了相當一段時間才習慣了英國人日常對話的速度。
這里的英語電影一般沒有字幕,對我理解電影情節造成了很大影響,甚至有時一大半的臺詞都無法聽懂。但與此同時,我也欣喜地發現自己的英語水平在逐漸進步,不論寫作、口語還是聽力。我開始在網上出于興趣搜索英國各地區的不同口音,并試圖看一些電視劇和電影來提升自己的聽力水平。日常上網瀏覽各種英國新聞網站、學生和本地居民論壇也使我了解到了許多以前聞所未聞的文化信息,例如當地年輕人中流行的活動和電視節目、倫敦正當紅的新樂隊……
現在,雖然不敢說我已經完全適應了英國的文化環境,但相比出國之前,我的確了解了太多新的知識和信息。不同文化環境的經歷也拓展了我的思維與包容度,讓我不再為自己的身份和無知感到焦慮。
在多數情況下,英國人都會保持禮貌和尊敬。在熟悉了英國社會對于規則和禮節的尊重后,即便身為外國人,我在日常生活中也絲毫不會感到不便。
作為留學生,我也和許多來自不同國家的同學成了好朋友。在日常交流時我發現,在這里人們樂于傾聽你的個人見解,學校也鼓勵學生在課堂上表達自己的獨立思考——與眾不同的想法是值得尊重的。
雖然我對當地文化的了解不夠,但老師和同學們在談話時都會考慮到文化差異,主動向我解釋一些詞語的含義。同樣地,我發覺英國同學對其他國家文化的了解也是缺乏的,比如對亞洲國家的基本地理和文化常識了解較少。在互相交流的過程中,我們都意識到自己成長背景的局限性,但這也使我們更愿意彼此傾聽、了解對方的文化。有時,我們甚至會驚訝于兩個生長在不同國家和文化背景中的人竟會有如此多的共同之處。
(寄自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