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經》一事不能以“個人行為”為由而輕易掩過。期待調查組能正視輿情,盡早查明真相,積極回應社會關切。
“西安火車站北站平安、鄭州火車站東站平安、上海虹橋火車站平安……”近日,一本名為《平安經》的書在網絡引起爭議。
就書中的內容而言,這本書可謂顛覆了人們對書的認知。稍微有點文學修養和審美常識的人,看過此書之后,恐怕都會“大跌眼鏡”。據報道,這本書的作者系吉林省公安廳黨委副書記、常務副廳長賀電。對此,吉林省公安廳工作人員回應稱,《平安經》的創作“系賀電業余時間的個人行為,因工作繁忙等原因,賀電暫不方便接受采訪”。
平心而論,若此書的出版推廣都是賀電業余時間的個人行為,除了內容讓人覺得有點“奇葩”外,或許也沒有什么可指責的。不過,梳理媒體報道不難看出,這本書從出版到推廣,似乎早已超出了“個人行為”的范疇。關于這起事件,還有不少疑問亟待解答。
網上流傳的信息顯示,《平安經》是由人民出版社和群眾出版社聯合出版。然而,28日人民出版社官微發布聲明稱:人民出版社從未出版《平安經》一書,也從未同意與任何單位聯合出版該書。若人民出版社的聲明屬實,那么此書的出版到底有著怎樣的來龍去脈,是否是正規出版物?作者和相關出版方,理當給社會一個清楚的交代。
此外,為了推廣《平安經》,吉林有關部門竟然搞了一個“公益朗誦活動”研討會進行研討。當地應急管理廳與公安系統的官方公眾號也發表了稱贊此書的書評。一邊是公眾的“大跌眼鏡”,一邊卻是當地媒體一本正經的“吹捧”,這兩種巨大的反差,不得不讓人深思:如此大的評價分野,難道全因為作者的身份?一般人就能夠看出“不正常”的東西,為何依然有“市場”,并且得到了官方的高度評價?這些問題都急需深入調查,究竟有無公權私用的行為。
事實上,公眾更關注的是背后可能涉及的“雅腐敗”問題。它與一般的經濟性貪腐不同,而多披著“文藝”的外衣,但本質上還是利用職務影響力讓他人為自己的“愛好”買單。賀電作為省公安廳的副職領導,即便自己不主動宣傳推廣,在權力的“光環”下,也可能有人借書進行討好攀附。從這個角度看,在網上標價為269元的《平安經》,能夠賣得好也就不難理解了。
《平安經》一事不能以“個人行為”為由而輕易掩過。令人欣慰的是,目前吉林省已經成立調查組進行調查,期待調查組能正視輿情,盡早查明真相,積極回應社會關切。輿情既已出現,躲躲閃閃只會損害地方形象,正面應對才能平息社會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