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在4位帶貨主播營銷下,我在某平臺購買了一臺1999元的格力空調。當時標注的是5月28日發貨,但商家一直沒發貨。追問客服,客服只是回復‘請耐心等待’。到6月16日晚上,這家店竟然直接退款給我了!”最近,一位消費者在網上曬出了自己的真實網購經歷。
6月19日,另一位消費者也在網上道出了自己的委屈:“購買頁面上沒有任何提示說鞋子會比常規鞋碼小、建議買大一號的文字信息。我發現問題后跟客服協商,對方卻要求必須賠償平臺89元鞋子鑒定費,而且還需要自行承擔運費。”
直播帶貨不發貨、尺碼不對退貨被索“鑒定費”……這些消費者的網購“煩心事”,來自中消協通過互聯網輿情監測系統監測到的消費維權信息。
日前,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6·18”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對6月1日至6月20日期間相關消費維權情況進行了網絡大數據輿情分析,共收集相關消費維權類信息600萬余條,日均信息量32萬余條。其中,投訴類消費維權信息占消費維權信息總量的18.99%,主要集中在直播帶貨、短信騷擾、紅包活動、虛假承諾等方面。
消費者反映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一些直播帶貨平臺缺乏責任意識、品質意識;其次,報告顯示,在某些特定場景中,比如百億補貼、大額消費券、超值優惠等,消費者有“承諾無度、踐諾無實”的負面感受;再次,消費者依然有被短信頻繁打擾的煩惱,在紅包活動中,還會遇到紅包不到賬的問題。
針對上述典型問題,中消協建議電商平臺重視消費者追求品質的新需求、新動向,同步提升行業綜合服務能力與服務水平,切實保障消費者良好的消費體驗。具體來說包括:通過依法監管以及制定行業規范等,推動直播帶貨規范發展;通過建立網絡促銷消費投訴公示制度、曬“紅黑榜”等推動企業誠信經營;加快推進消費者個人信息保護立法進程,提升消費者保護個人信息意識;加強對電商平臺的引導、培訓與監督,提高對“霸王”條款、“奇葩”規則等違法違規行為的懲罰力度。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魏金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