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都市美術館大多展示現代化、國際化、抽象化等風格的作品不同,上海首家現代鄉村美術館——可·美術館在策展選作品方面,更青睞于展示鄉間田陌風采。館方請來一部分藝術家利用當地的文化元素在當地進行創作,甚至創作材料也都是當地的。他們還請來當地居民一起參與作品的創制
■在鄉村開設美術館,可以把美育工作延伸到有著原汁原味鄉土風貌的鄉村生態里。一個地方要有強烈的文化自信和優秀的文化傳承,必定要有好的藝術表現形式來承載與渲染。美術館也是一個良好的文化載體,讓鄉村歷史文脈的傳承和傳播,通過多元化的藝術進行碰撞,產生發酵
大雅的美術館“安放”在阡陌田野間?對,你沒搞錯,在上海青浦區練塘鎮一片開闊的農田間,就坐落著這樣幾棟小屋,傳統江南水鄉風格,粉墻黛瓦、素樸純凈,周圍縱橫河道、農田阡陌、果園農舍、森林植被相伴。這里就是近段時間以來文藝愛好者熱捧的網紅“打卡”地,上海首家現代鄉村美術館——可·美術館。
在上海這座國際化大都市里,藝術與鄉村神奇地組合在一起。從美術館參觀后出來,游客觀眾甚至能遇上扛著鋤頭從農田走回家的村民,而當地村民中也有不少人第一次踏進藝術展廳。著名現代藝術評論家和策展人李小山數度前往這家鄉村美術館,并親自操刀策劃展覽,借用他充滿感情的評論:“中國美術館都是設在都市的,唯有此館是鄉村的。大上海的鄉村啊,不僅要進美術史,也是治理體系的新要素!毖哉Z中,透露著對上海格局氣象的盛贊。
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副院長金江波也認為,有著藝術內涵的美術館開進鄉村,代表著農村基層建設、社會治理嶄新運作機制的探索,值得點贊。
“安放”在田野里的現代美術館
上海剛剛入夏,新雨將空氣洗滌得格外清新。5月16日,“練塘田園藝術季”在可·美術館中的可園悄然啟幕,為建設“中國最美鄉村美術館”又添上了一筆。與往常不同的是,滿是桃樹的可園里多了很多新的藝術景觀,一件件形態各異的雕塑作品散落在各個角落,與碩果相對,被繁花簇擁,給這一片綠色注入濃濃的藝術氣息,也讓自己抹上自然的活力。
時間回溯到2018年5月,可·美術館開館,粉墻黛瓦樸實無華地融入了鄉村的一草一木。光選址一項,創始團隊就花了不少心思。美術館負責人介紹說,美術館的右邊是練塘古鎮,左邊是朱家角古鎮。如果做得好的話,參觀的人流不會少。另外,這里處于水源保護地,不允許再開工廠,反而非常適合開設美術館。
鄉村美術館并非憑空建起,而是改建自低效工業廠房。據練塘鎮相關人員介紹:“這些年,青浦區、練塘鎮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步伐加快,這里又是水資源保護區,因此,2016年時,這里的工廠就不再運營了。之后我們一直想利用這些廠房引進文旅項目,正好碰上一批藝術家有意開設一個‘田野中的美術館’,經過協商溝通,美術館項目最終落地!
雖然落戶鄉村,但美術館的建設標準一點也沒有降低,營運管理也完全按照現代化美術館的方式去做。如今,從金田路拐進美術館的那一刻,參觀者就能感受到撲面而來的藝術氣息。
就地取材,茭白葉也能做創作材料
與都市美術館大多展示現代化、國際化、抽象化等風格的作品不同,可·美術館在策展選作品方面,更青睞于展示鄉間田陌風采。美術館的名字叫“可”,除了因為投資方之一是青浦本地美術教師出身的畫家吳可之外,還因為“可”這個字包含了豐富的聯想和廣闊的可能性。
據美術館方面介紹,館方請來一部分藝術家利用當地的文化元素在當地進行創作,甚至創作材料也都是當地的。他們還請來當地居民一起參與作品的創制。
在美術館寬敞的院落,一位正在創作的美院學生對記者表示,他的設計理念結合了環保話題,希望通過作品喚醒人們的環保意識。“我的作品用的都是廢棄材料,是在咱練塘地區收集到的,包括這些茭白葉”。
“這里不只是美術館,還是藝術家的‘根據地’,館里每年都要策劃幾個大型展覽!必撠熋佬g館運作的彧忻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陶晨表示,“我們希望通過幾年努力,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展覽的專業度國內一流,二是公益性程度不斷提升,三是在發展廣度上追求藝術與自然的融合,四是美麗鄉村從美麗文化做起,最終把這里打造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最美鄉村美術館。”
美術館讓村子、村民狀態發生了變化
“鄉村歷來是美育的‘洼地’,很多村民沒有機會進入美術館接觸藝術,建設鄉村美術館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一座美術館可以讓藝術在鄉土田園中生根,可以成為鄉村美育的‘新課堂’。哪怕村民每天路過美術館時多看幾眼,這種村民身邊的‘精神地標’也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泵佬g館相關人士說。
在可·美術館開館展“平行·上!迸e辦期間,青浦區教育部門、金前村等組織中小學生、村民進館參觀,他們中絕大多數人都是第一次走進美術館。練塘鎮相關負責人表示:“練塘文化底蘊深厚,可·美術館是我們在推進鄉村振興、探索鄉村社會治理過程中誕生的。能讓從來沒有進入美術館的人走進專業展廳、欣賞真正的藝術,這是鄉村美術館的意義所在。”
美術館的開設,已經讓其所在的金前村、村民的狀態發生了變化。村民們一開始比較好奇,后來發現美術館免費開放,慢慢就走進去看看,不一定能看懂,但確實被吸引了,有的還抱著孩子去看。自從有了這個美術館之后,去村文化站里練書法和繪畫的人也多了起來。
金前村村支書王平表示:“可·美術館的落戶給我們村帶來了全新的藝術文化氣息,村民們來到美術館,看到這么環境優美的地方,都感嘆原來我們的田間地頭也可以這么漂亮,這帶動了全村環境的大提升!
美術館開進鄉村后,更要關注內容建設
城市美術館是國內目前的主流形態,鄉村美術館建設則剛剛起步,比如浙江寧波的杜岙美術館建在偏遠的小村莊、烏鎮的木心美術館建在古鎮。但鄉村美術館在國外已有比較成熟的探索,比如日本有圍繞鄉村和農業主題的“越后妻有”藝術節,箱根也集聚了一批鄉村美術館。
在金江波看來,在鄉村開設美術館,可以把美育工作延伸到有著原汁原味鄉土風貌的鄉村生態里。上海要提升作為國際化大都市的氣質格局,提高市民生活品質,就需要讓“美的生活”滲透進城鄉每個角落、覆蓋更多人群。
如今,美育方面的工作室、工坊在城市各個角落隨處可見,但在鄉村還比較匱乏。金江波認為,美術館是一個重要的美育課堂載體。青浦區練塘鎮的鄉村美術館建設是一次很好的嘗試,是鄉村實踐過程中的創新之舉,有助于鄉村空間美起來,讓村民能夠體驗富有創意、有溫度的生活,從而更關注自身生活品質的建設。
一個地方要有強烈的文化自信和優秀的文化傳承,必定要有好的藝術表現形式來承載與渲染。金江波表示,美術館也是一個良好的文化載體,讓鄉村歷史文脈的傳承和傳播,通過多元化的藝術進行碰撞,產生發酵。以青浦區為例,這里是長三角魚米之鄉的典型區域,培育了很多文化名人,也有著眾多文化遺產。美術館的落成,對當地文化生態的完善、文化自信的確立、文化傳統的傳播都將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美術館開進村落,會有人來嗎?金江波并不擔心參觀流量——有了信息化技術,現代美術館“酒香不怕巷子深”,無論開在哪里,都有可能成為網紅“打卡”地。他也建議,美術館開進鄉村只是第一步,有了這個絕好載體之后,我們更要關注內容建設,包括優質的藝術展覽、社會文化事件的巧妙轉換等,讓鄉村成為上海熱點文化“打卡”地,讓好的文化事件融入鄉村的生態環境,逐漸變成當地的文化氣質和生活品質,不僅成為一種流行,也進一步促進當地文旅融合、經濟社會發展。
。ㄓ浾 薄小波 徐晶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