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將實體書店納入公共文化服務發展整體性規劃中,由政府購買服務,作為城市公共圖書館的補充,同時借助實體書店等文化實體日益濃厚的全民閱讀氛圍。實體書店也要倒逼自己“苦練內功”,探索出一套真正適合未來發展的商業模式
近日,中宣部印刷發行局發布的千家實體書店調研報告顯示,九成受調查書店因新冠肺炎疫情停業,43.7%的書店表示上半年營業收入預計將下降50%以上。為了“自救”,單向街、先鋒等知名書店先后在網上發起了儲值眾籌。曉風書屋等則嘗試借助網絡直播售書緩解生存壓力。
過去幾年,“如何拯救實體書店”一直是全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在電商低價售書和閱讀電子化的強烈沖擊下,伴隨租金、人工、物流等成本不斷上漲,在夾縫中尋求發展的實體書店從未真正擺脫“朝不保夕”的憂慮。只是在疫情中,一直沿襲“開門賣貨”模式的實體書店,線下客流斷崖式下降,讓它們更為真切地嘗到了“雪上加霜”的味道。
事實上,實體書店生存困難的現象在國外也同樣很普遍。實體書店作為城市的文化地標,承載著提升城市文化品質,滿足市民閱讀需求的雙重功能。同時,書店又屬于傳統的低利潤服務性行業,一旦遭遇類似疫情這樣的突發事件,很容易陷入經營困難。實體書店固然要靠“傳承人文、撫慰心靈”的情懷立足,并以此吸引消費者。但其與生俱來的商業屬性也注定了單靠情懷抵抗市場風浪絕非長久之計。
在行業困境之下,政府部門自然不能袖手旁觀。為此,不少地方政府其實早在多年前就開始從減免稅收、提供補貼、增加采購等方面入手,陸續出臺扶持政策為書店解難紓困。筆者建議,今后還可以將實體書店納入公共文化服務發展整體規劃中,由政府購買服務,作為城市公共圖書館的補充,同時借助實體書店等文化實體日益濃厚的全民閱讀氛圍。
更重要的是,實體書店要以此為契機倒逼自己“苦練內功”,探索出一套真正適合未來發展的商業模式。可以從完善運營體系入手,培育線上客流,通過提供“云講座”“云薦書”等線上知識性服務開拓營收渠道。可以從突出自身特色發力,健全會員機制,借助社交平臺增強互動參與,積累品牌口碑。總的看,找準定位,升級“產品線”,云端和實體雙軌運營,努力實現顧客群體穩定化和收入來源多元化,可以成為實體書店嘗試下一步轉變的選擇路徑。
眼下,各地開始有序推進復工復產,走上街頭走進書店的人開始變多。經歷過此次疫情帶來的“大浪淘沙”,幸存的實體書店應該更加清醒,只有更深地扎根于讀者群體的精神生活,方能在市場風雨中守住這一方寶貴的人文高地。(高振遠)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李冬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