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6日訊 (記者 魏金金)“經濟上的脫貧可以量化,但精神上、文化上的脫貧其實是很漫長的,小康之后,我們的文化建設能不能同步跟上?在考核那些摘掉國家級貧困縣帽子的地方,有沒有相應的文化考核指標?”在1月4日舉辦的2020第十七屆中國文化產業新年論壇上,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經管學部部長范周教授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經管學部部長范周
中國經濟網記者李冬陽/攝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文化小康同樣不能落下;顒蝇F場,范周著眼于文化小康的發展目標,通過一系列鮮活案例和地方實踐,清晰梳理了在文化產業發展過程中如何平衡文化與產業之間的互動關系。范周表示,在文化小康的建設要重點處理好四個關系:
首先,要理清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關系,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這是我們從一開始進行文化產業發展,包括文化建設就提出來的要求。在十九屆四中全會當中,對這一點強調的更加明確,而且態度更加堅決。我們現在很多的文藝作品,包括文化產品,有一部分是市場效益還可以,而且市場占有率也越來越大,但是如何來看待和如何來引導”范周以主流觀眾覆蓋90后、00后,包括一大部分80后的網劇的發展為例提出了這樣一個思考;
其次,要處理好政府、市場參與小康社會建設的關系,“小康社會的建設,在各種考核指標和剛性的政策驅動上,應該說還有一塊很大的增長空間。”以浙江安吉為例,作為“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重要發展理念的發源地,安吉以綠水青山繪就文旅融合新圖,近年來當地的美麗鄉村建設與文化建設相互融合,寧可暫時減緩致富步伐,也不破壞生態,成為他們的基本原則!霸谶@個過程當中,參與小康建設的主體(當地的老百姓)的實際獲得感和受益應該要很好考慮”。
再者,要處理好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和中高端文化需求!艾F在我們基本公共文化,就是保底的這一部分的水平,應該是相當得低,有人說對一些西部欠發達地區很重要。但是對很多中部地區,特別是沿海發達地區,國家出臺的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的渠道、內容應該說是遠遠不夠的。在這樣一個南北東西差距特別大的背景下,應該兼顧到中高端文化需求市場。而在這個市場發展當中,其實還是應該落實到整體設計上,在頂層設計上兼顧社會不同層級的需要。”在范周看來,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需要,不斷升級美好文化生活需要,其實給我們的文化產業發展與文化產品的供給提供了一個更大的空間。
最后,要處理好傳承弘揚傳統文化與吸收借鑒國外文化的關系。李子柒的爆紅推動了傳統文化對外傳播,不僅給我們提供了一種新的向海外講好中國故事的方式,同時也提醒我們反思一些政府主導的工程項目其時效性到底有沒有達到我們預期想要達到的效果。中國每年約有1.6億人出境旅游,約1.4億人來華旅游,包括幾十萬外國留學生,這些都是最好的講好中國故事的載體,他們都是最好的傳播人!皩鹘y文化的宣傳與傳播,要研究的不是文化本身的東西,關鍵是傳播過程中要傳播到點子上,讓大眾到分眾當中更加精準地去傳播。在吸收過程當中,雙向之間的互動也是必須的。”
掃描二維碼,觀看2020第十七屆中國文化產業新年論壇直播回放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李冬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