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11日訊(記者 成琪)國家文化治理現代化建設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部分,也是當前和今后文化建設和文化體制改革的重要任務。近日,由中國傳媒大學、商務出版社、中國文化產業協會主辦的“新時期我國文化治理現代化戰略選擇——學習貫徹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研討會”在京舉行,文化產業界的專家、學者和文化管理部門濟濟一堂,探討新時期我國文化治理現代化的戰略選擇。
新時期我國文化治理現代化戰略選擇——學習貫徹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研討會 中國經濟網記者成琪/攝
用文化法制保證文化治理的現代化
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全黨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長江學者王一川認為,“完善社會主義文化制度,推進文化治理現代化,從制度的完善進展到制度的治理,從一種固定的制度到靈活的機制治理,這是一個重要的轉變。”
“文化管理體系轉到文化治理體系,其實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武漢大學國家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傅才武說,“所謂管理是由政府主導,而治理是在政府指導下的多方合作,強調的是對話機制。”傅才武進一步解釋到,“對話機制以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權益為核心,所以我們一系列的公共文化政策、制度設計,都是基于這個框架下而運行。這是一個標志性的事件,也是一個制度創新的新起點,“
“黨的十八大以后,文化的立法突飛猛進,已經出臺了《公共圖書館法》,《電影產業促進法》等。現在正在起草準備制定的是《文化產業促進法》。”原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文化室主任朱兵表示,新時期我國文化治理現代化的戰略選擇包括文化觀念、文化思維,文化科技的發展,最為重要的就是文化法制,法制建設是戰略選擇的一個重要內容。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柳斌杰認為,文化法制也是整個法制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用文化法制保障文化制度,是中國文化治理現代化選擇的一個重要方向。
高質量發展下的雙效統一
數據顯示,我國文化產業在2004年到2017年的增速兩倍于GDP增速,2017年,數字文化產業增加值約為1.03-1.19萬億元,總產值約為2.85-3.26萬億元。預計到2020年,產值規模將達到8萬億。
原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曉明認為,當前文化生態的環境已經發生變化。“我們已經完成了從傳統媒體向新媒體轉化,在這個過程中,文化內容的生產和傳播,文化生態的消費和生產者都發生了重大變化。”據《2018—2019中國數字出版產業年度報告》顯示,2018年,國內數字出版產業整體收入規模為8330.78億元,比上年增長17.8%。
張曉明提出,“新時代文化體系是一種網絡化、智能化的大生產系統,在這種全新的形式下,我們需要思考,新舊媒體如何完成順暢的轉化,整個文化生態環境怎樣變成有機整合的統一的環境,而不是互相之間有圍墻阻隔的一個全新的生態環境。”
11月28日,國際電信聯盟正式批準“數字化藝術品顯示系統的應用場景,框架和元數據”標準,這是繼手機(移動終端)動漫國際標準后,我國自主原創、主導制定的又一數字文化產業標準成為國際標準。“這個領跑優勢是我們40多年改革開放結成的一個碩果,是我們國家在全球的文化發展中難得的優勢,我們應該以體制性的改革和創新來繼續保持優勢。這個體系創新要從文化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的主題上破題”。張曉明說。
在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國家文化產業創新與發展研究基地副主任陳少峰看來,文化治理結構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就是要完善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傳播的引導激勵機制。
而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教授賈旭東認為,無論是文化企業,還是有意愿進入這個領域的企業,在處理文化產品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關系上,有的還比較迷茫。“如何把文化產品分類,哪些是三俗的,哪些是健康有益的,哪些是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這對于構建成熟穩定的文化產業制度是非常重要。”
融合思維 培養具有新時期特點的復合型文化人才
文化產業發展關鍵在體制機制,核心以人為本,人才培養是行業發展的關鍵。而文化產業的學科建設一直是學界討論的話題,王一川認為,文化產業是一門特殊的學科專業,同時涉及藝術學、經濟學、哲學、管理學、傳播學等若干學科。“作為一個學科專業,有它自己的特點,我們應該認識它。它是一個自由的流動的多學科領域,放在哪個學科都是合理的,只要學校認可。”
“從學科的角度出發,文史哲藝術是人文學科,政經法是社會學科,理工藝農是自然科學,但是文化產業包含著或者是和這些學科都可以產生直接的關系。”清華大學教授,國家文化產業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教授建議,在人文學科里面做融合,在人文學科和社會科學做融合,融完以后和自然學科做融合,最后與社會發展融合。“這可能是文化產業學科發展的歸屬,如果現在設定一個邊界,可能束縛了這個學科的發展。”
對此,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院長范周持相同觀點,“要以融合思維為引領,完善人才培養機制。文化產業學科建設本身就是一個體制機制要不斷創新,不斷提高能力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