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報》10月8日刊發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易繼明撰寫的《人工智能創作物應受版權保護嗎》,摘要如下:
關于人工智能創作物版權問題的思考,可以從兩個層面展開:首先考慮人工智能創作物是否符合獨創性標準的要求;其次,在前一問題的基礎上考慮智能作品的歸屬問題,即究竟是將作品權利歸屬于人工智能設計者,還是所有者,抑或是使用者。
人工智能產物符合形式上的作品要件:第一,屬于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第二,“表面”具有法律所要求的獨創性;第三,具有可感知性和可復制性。即使不認為人工智能具有社會性,進而完成能動的生物過程,也不妨礙我們將其創造物作為一種可財產化的信息看待。
版權法中的獨創性判斷標準,應當向一種客觀化判斷標準傾斜,即從形式上考查其是否與現存的作品表達不一樣,并在人類自己所創設符號意義上是否能夠解讀出具有“最低限度的創造性”。這樣,也就不必糾結于“創作行為”是否源于自然人這一命題。我們可以以內容生產的自主性與否作為判斷是否為人工智能的分界標準:如果所生成的內容是基于內部程序或者算法的事前設計,則不具有自主性內容生產能力,仍屬于機械延伸的范疇,也就是在創作上屬于人的輔助工具;如果基于使用者提供的素材能夠自行生成新的內容,且相同素材在環境、時間等因素不同的情況下也能夠生成不同的結果,則具有自主性內容生成能力,屬于人工智能。
“作品歸于作者”是一個基本的原則,但隨著工業版權的出現,權利歸屬的重心已從作者轉向投資人。基于人工智能尚不具備獨立的法律人格,從人工智能領域產業政策加以衡量,應該建立起以所有者為核心的權利構造。誠然,約定優先的權利歸屬原則,仍然是這一權利構造的基礎。基于上述認識,雖然人工智能不是人,但人工智能創作物卻構成版權法意義上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