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培養懂專業、精外語的國際化藝術人才
7月6日,首屆全國藝術英語教學研討會在北京中國戲曲學院舉辦。來自中國音樂學院、北京電影學院、浙江傳媒學院、天津美術學院、云南藝術學院、四川音樂學院等國內40多所院校及相關教育機構的120余位專家、學者與會。
中國戲曲學院副院長冉常建在研討會致辭中表示,對于藝術領域的從業者來說,無論是將中國藝術向海外傳播,還是對外來文化藝術進行吸收借鑒,都很難離開英語這一重要工具;同時,學習英語的過程也是對西方文化和西方思維認識與學習的過程,對于多元文化的認知與積累,必將回饋在藝術創作和傳播的過程之中。“作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我們應當共同擔負起這一使命,不斷提升高校藝術類學生的專業英語水平,努力培養高素質的藝術人才,為藝術的傳承與創新貢獻力量。”他說。
此次研討會包括主旨報告和分論壇討論,與會專家、學者分別就高校藝術類學科專業英語教學中的課程設計、教材開發、教師發展、教學內容與方法改革等進行交流,內容包括中國戲曲文學翻譯、“一帶一路”形勢下藝術專業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及教學探討、新時代中國書法的專業英語教學探究、舞蹈院校英文特色教學等。
復旦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教授蔡基剛表示,高級藝術類學科專業英語教師應通過不同視角傳遞信息,授課內容也應更加豐富和有趣;同時,藝術專業學生應積極閱讀英文專業文獻,并對內容及知識結構進行總結。
北京服裝學院語言文化學院院長張慧琴認為,藝術類學科專業英語教學特色鮮明,可針對不同專業學生的具體需求,從學校實際情況出發,通過實施分級教學,實現教學內容方面的藝術知識補充。她還表示:“高校藝術類學科專業英語教學要注重基礎性與專業性的融合,要向多元化、復合型人才的培養理念和方式進行轉變,努力培養出懂專業、精外語的藝術人才。”
中央美術學院副教授鄧小燕以該校研究生專業英語教學為例,建議美術院校研究生專業英語教學可以讓學生用英語探討藝術作品,使學生在全球視野下,對藝術的發展形成系統性認知,有助于學生更好理解藝術作品,掌握對藝術作品客觀描述的語料和主觀評價的語言模式,從而為全球化語境下的藝術交流積累語言素材。
“語言學習離不開文化學習。電影作為跨文化的英語教學材料具有獨特優勢,有助于學生以生動的視覺形象理解和闡釋文化現象,提高語言及跨文化交際能力。”北京電影學院講師遲曉宇表示,高校外語教育應重視跨文化教育,這就需要在教學中不斷提升大學生對于文化的理解,培養他們從文化差異角度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具備跨文化溝通能力的人才。
長沙理工大學講師陳潤蘭表示,藝術專業學生承擔著文化藝術傳承的使命,但由于其專業特點,在英語學習上投入的精力較少,英語基礎較為薄弱。陳潤蘭建議,在藝術類學科專業英語課程建設中,應結合學生的藝術專業特色,融合藝術專業知識,在提高他們學習興趣的同時,積極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家國情懷、專業核心素養等元素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有效傳達給學生。
“中國書法與中國文化根脈相連、共生共長。”浙江傳媒學院副教授應宜文認為,當下,越來越多留學生開始學習中國書法甚至進入高校書法專業學習,書法專業的英語教學中,要注重向他們傳播中國書法的藝術審美和中國文化的特點,使其更好感受中國書法文化的精髓。她認為,可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書法英語課堂中,在弘揚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展現中國文化的凝聚力,不斷提升中國文化的國際影響力。
研討會上還成立了中國藝術英語專業分委員會。據了解,該專業分委員會隸屬于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專門用途英語專業委員會,致力于研究電影、戲曲、戲劇、舞蹈、音樂、美術、傳媒等藝術類學科的專業英語教學。中國藝術英語專業分委員會會長、北京電影學院教授譚慧在成立儀式上表示,今后,中國藝術英語專業分委員會將努力整合各方資源,定期開展藝術類學科專業英語教學模式創新論壇及藝術類學科專業英語教學研討會,開發專業教材,在教師和學生中開展線上線下的教學與培訓活動,為全國各地的藝術類學科專業英語教學工作添磚加瓦。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邵希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