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電影票房突破600億元,創造新的歷史紀錄,涌現了《紅海行動》這樣的主旋律大片;《動物世界》《我不是藥神》……“上海出品”閃耀銀幕。上海,乃至中國電影產業發展,不能簡單地放置在單一的經濟維度去看待,而要從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塑造國家形象、滿足人民文化消費需求、經營城市等廣闊的維度上去思考。
其實,自2014年以來,上海已經出臺了一系列鼓勵和支持電影產業的政策,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2015年注冊在上海的電影公司作為第一出品方的完片數量是40多部,2016年80多部,2017年82部。然而,也毋庸諱言,出品這些影片的公司,很大一部分僅僅是注冊在上海,其辦公和生產在北京或者別的地方,他們是受到了上海獎勵政策的吸引,在上海成立的單片公司。基于此,我認為上海應該精準施策,培養上海的創作和制作隊伍,以實現上海電影的真正振興和持續發展。這支隊伍,首先是創作和制作人才,其次是這些人才和項目的載體影視制作公司。我建議:
——盡快組建一支內行的管理團隊來負責此事,所謂內行就是既了解國家需求和政策,又懂電影創作、制作乃至市場;
——盡快梳理統計近年來上海活躍(如五年內有作品)的編劇隊伍、導演隊伍、制片隊伍,掌握完整名單,對人才家底心中有數,同時創設一些機制,鼓勵、支持他們的創作;
——通過負責人才培養的高校,掌握一支有潛力的準編劇、準導演、準制片人隊伍,并創設有效的機制,源源不斷地為上海創作輸送新鮮力量,幫助新人進入行業;
——梳理近年來主控或者參與過電影出品、投資、制作的影視公司,掌握有經驗或者有意向的影視公司名單,創設一種機制,協助、支持他們的創作,對重點人才和重點公司的重點作品予以重點關注。
所謂精準施策,不是面上的政策引導,而是精準掌握服務對象、了解他們的各自成長階段和訴求后,為他們精準調動資源、配置資源,確保創作、制作乃至經營的有效實現。首先是建立有利于隊伍建設和發展、項目實現和完成、產業可持續良性發展的體制機制。如相關俱樂部、協會、行業組織、聯盟的建立,如相關交流會、通氣會、創投會、論證會、對接會、比賽的建立,如相關線下活動空間、場所、線上交流平臺的建設與安排等。這都需要有人扎扎實實去做,但上海的影視公司的實際情況是,成熟的創作隊伍是稀缺的,龍頭制片公司是稀缺的。所以,在全市層面上應該有團隊來實施這些工作,發掘關懷組織新創作群體,扶持陪伴中小影視公司成長壯大。
創作和制作隊伍有了,我們才能開展上海故事資源的影視轉化。上海擁有豐富的故事資源,但是要創作出政治、藝術和市場都成功的電影作品,并不簡單。例如,對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上海有兩種敘事,一種是洋場敘事,重在炫耀、獵奇或者懷舊洋場;另一種是左翼敘事,即對底層上海、工人上海和革命上海進行革命敘事。但這兩種故事形態需要我們在用心琢磨多元的觀眾心理和國家文化訴求后,精心調和。當然,這些年以上海為故事空間,也形成了具有廣泛接受度的故事類型,例如都市白領劇、都市家庭劇等。但志在打造“亞洲演藝之都”的上海,顯然不能滿足于此。“碼頭”“源頭”并進,展現更豐富的城市形象,開掘更多故事資源,需要業界、學者及管理層多一些圍繞創作的討論會,需要學界研究提煉出一些經驗和理論,給管理層和創作界一些指導和參考。
(作者為上海大學溫哥華電影學院教授)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劉園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