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寧波10月17日訊(記者劉園香) 隨著我國影視行業的快速發展,編劇行業也不斷出現新的變化。“對編劇要懷有敬畏之心,如果不能保障編劇的權益,就不能保障好電影。”在日前舉辦的以“提升影視原創,編織文化絲路”為主題的第三屆中國(寧波)影視編劇高峰論壇上,同濟大學電影研究所所長編劇、博士生導師楊曉林如是說。
電影《建國大業》中,一個經常在網上被熱烈討論的場景是葛優和王寶強分別扮演的解放軍戰士和團長,到北平后以為這是地主的大宅子。這個段子聽起來非常好笑、好玩。但“電影《建國大業》作為一個主旋律的作品,這個場景從某種程度上迎合了當下的惡搞。攻打北平這個惡搞情節和嚴肅的主旋律不太融合,這是劇本被篡改的例子。”楊曉林說。
他認為,中國電影的問題不全是電影本身的問題,電影本身有些問題的源頭和主病,是編劇著作權被侵犯,編劇失去了對自己作品的著作權。楊曉林直言:“對一個成熟編劇的心血之作,提意見讓修改可以,將一個90分的作品改成只有30分、40分的,好多編劇要看到成品以后是欲哭無淚。”
楊曉林表示:“對編劇要懷有敬畏之心,如果不能保障編劇的權益,就不能保障好電影。”楊曉林將“文字”比作“編劇身上掉下來的肉”,他說:“一個劇本是非常完美的,最怕的就是拿去之后不善待。”他認為,一個劇本是完美的生命體,有自己的個性。“我認為大多數的編劇專業、文學素養是高于制片人、導演、演員的,其他人有你自己的事,你就做優秀的制片人、導演、演員就行了,不要搶編劇的飯碗。干好自己的事才是王道,不要去搶占別人的專業。”楊曉林說。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李冬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