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轉變對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多處涉及文化產業發展,要求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立足中國現實,結合當今時代條件;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創新生產經營機制,完善文化經濟政策,培育新型文化業態。新時代,我們認為應該著力發展數字創意產業、新型體育產業、新型旅游產業及特色文化小鎮等文化產業新興業態。
一、不斷加強數字創意產業發展
數字創意產業是基于現代數字技術和設備,深度融合文化內容創意和設計服務創新進行創作、生產、傳播和服務的文化創意產業新興業態,已列入《“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成為引領新供給、新消費,飛速成長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結合5G、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國家戰略與科技演變,數字創意產業呈現出新態勢。數字創意產業主要包括網絡文學、動漫、影視、游戲、創意設計、虛擬現實、在線教育等領域。
我國數字創意產業從萌芽、誕生到迅速發展經歷的時間不過幾年,但“數字創意”的概念一經提出便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根據中國數字創意產業峰會發布的《2016中國數字創意產業發展報告》顯示,2015年我國數字創意產業已集聚了36948家企業,近384萬從業人員,產業規模達到5939億元,我國數字創意產業進入高速發展期。
在細分領域內,網絡文學用戶規模依突破3億,由網絡文學IP改編的電影不僅在國內受到資本的追捧,而網絡文學代表中國文學輸出海外更是獲得成功。動漫、游戲衍生而來的二次元文化興起,數字化、碎片化內容的自媒體成為年輕人個性表達,個性消費的新方式。通過視頻網站、數字化平臺、移動電子書、手機電視等終端提供的豐富內容,創新內容服務方式與產品設計理念,結合VR眼鏡、交互娛樂、文化資源數字化、互動影視、在線教育等領域先進裝備提供的交互式體驗,增強動漫、影視、游戲、教育受眾的粘性,激發新媒體渠道與數字技術在數字創意產業鏈中的催化作用。
數字創意產業發展態勢良好,但也面臨一些挑戰,如IP原創內容創新力不足,動漫原創內容的本土文化傳承欠缺,VR內容交互體驗不夠完好,游戲市場開發不完整、消費形式單一,影視行業過度競爭等。從國際經驗來看,中國數字創意占GDP比重僅為0.7%,還有十余倍的提升空間。隨著云計算、VR、AI等新型技術的不斷演進,互聯網巨頭企業競相布局,影游漫文教聯動和產業融合將成為趨勢;移動電競、互聯網影視成為新的探索點。
二、積極布局新型體育產業發展
為了促進人民群眾身心健康,全民健身已然上升為國家戰略。推動新型體育產業發展,一方面可以使更多人享受運動快樂、擁有健康體魄,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帶動其他產業,成為推動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
十三五以來,有關體育產業的政策取得重大突破,《關于推進體育旅游融合發展的合作協議》、《體育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等相繼發布,體育產業尤其是新型體育產業迎來發展的春天。
新型體育產業主要包括冰雪體育、水上體育、足球產業等領域。
新興的冰雪體育產業包括滑雪類產業和冰上類產業,應延續北京奧運會以來的體育熱情,著眼北京冬奧會的未來體育新型增長點,在滑雪類項目上加大投入和宣傳,強化花樣速滑、短道速滑、高山滑雪、冰球冰壺等項目的普及。推動冰雪運動和地產、旅游領域的結合,完成場地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冰雪運動專業指導和培訓。以大力發展冰雪運動產業,帶動冰雪設備和冰雪運動裝備生產、大眾冰雪健身服務平臺建設,把握冰雪資訊和服務相關的內容和技術創業機遇,形成新型體育消費熱點。
未來的海洋體育文化產業,以競技、休閑、娛樂、探險、旅游為主要形式、向大眾提供相關產品和服務,是健身休閑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涵蓋帆船、賽艇、摩托艇、滑水、潛水、蹼泳、沖浪等項目。海洋文化是未來體育產業的重點方向,與互聯網、健康、養老、旅游、文化、教育等相關產業和行業日益融合,具有體育競賽屬性和旅游休閑屬性。在國家“一帶一路”、“海洋強國”發展戰略不斷推進的契機下,海洋體育文化產業的潛力和活力將不斷得到激發。
足球文化產業以足球這項普及性廣、關注度高、市場空間大的集體項目為核心,但中國足球從場館建設、培訓教育機構、人才隊伍建設、學校足球教育、企業贊助、業余球隊、足球俱樂部等方面都需要進一步完善。足球是世界性的體育賽事,它不僅是群眾關注的運動項目,而且已經成為體育外交的重要組成部分。國際化足球文化產業發展不僅要樹立現代足球運動理念,遵循足球運動發展規律,更要走出一條發揚民族文化、符合中國實際的發展路子,努力實現中國足球崛起夢。
三、大力推動新型旅游產業發展
新型旅游產業,主要體現在新的出行方式和體驗方式。
新的旅游出行方式,已囊括海陸空,海運主要指國際郵輪,可達東南亞、非洲、南美、歐洲等地;陸運包括跨境火車和國內高鐵,跨境火車可達俄羅斯、中歐等歐洲地區以及泰國、越南等東南亞地區,國內高鐵線路的相繼開通,為高鐵途徑旅游城市帶來便捷,已有的高鐵旅游線路已通向祖國的四面八方;航運包括直飛航線和支線航空,游客不僅可由直飛航線直達世界級的國外旅游地區,還可以通過支線航空直飛國內各類特色旅游地區。
新的體驗方式主要有二:一是家庭自駕旅游,春節時期四川入云南、東北下海南,暑假時期西北游、西藏游、內蒙游等都是自駕特色旅游的熱門線路;二是旅游方式融合,例如體育類的滑雪與度假類的溫泉、體育類的帆船與休閑類的游艇、體育類的游泳與出行旅游的郵輪等這些類別的融合,此外還有其他類別,例如競技類與觀賞類,人文類與山川類。新型旅游文化產業是在傳統旅游產業上的轉型升級,隨著國民收入的不斷增長,居民的文化消費需求不斷加大以及旅游消費需求提高,以觀賞性、體驗性、參與性、互動性為特色的新型文化旅游產業不斷調整和完善,未來的旅游消費市場面臨巨大發展空間。
此外,特色文化小鎮是近年來我國文化產業領域的新興文化產業形態,聚焦特色產業和新興產業,涉及旅游、影視、工藝美術、非物質文化、創意設計、健康休閑等領域。去年,住房城鄉建設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印發《關于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培育1000個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閑旅游、商貿物流、現代制造、教育科技、傳統文化、美麗宜居等特色小鎮,引領帶動全國小城鎮建設,不斷提高建設水平和發展質量。隨后,國家發改委出臺《關于加快美麗特色小(城)鎮建設的指導意見》,對特色小鎮予以明確定位,指出了特色小鎮發展的時代意義、創新動能以及探索路徑和體制機制保障,并總結了浙江特色小鎮發展模式和成功之道,為我國其他省市縣提供了寶貴的實踐經驗。特色文化小鎮不是“鎮”或是“區”的行政區劃單元,也不是產業園區的一個區,而是秉持跨界、創新、共享發展理念,融合地區產業基礎、歷史文化、旅游資源、社會功能的創新生態系統。在從上到下的政策推行下,特色小鎮不僅吸引了大批地產商的關注和進入,亦成為旅游產業發展的新熱點,在熱火朝天的背后,特色小鎮的建設也面臨諸多問題,如各地爭搶同一歷史文化名人IP,脫離地區實際情況,盲目跟風開發旅游,缺乏規劃的本土視野與長遠眼光。特色小鎮的建設要根植于區域文化資源稟賦、發展現狀、歷史傳統,千鎮一面只是東施效顰,姹紫嫣紅方能各美其美。
隨著我國科學研究的不斷深入,大量的科技創新成果,諸如5G、萬物互聯、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將促使文化產業新興業態的產生與發展模式的創新,從而滿足人民群眾快速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這是我國新的經濟增長點和重要的文化發展戰略。(作者系深圳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研究員胡鵬林、研究助理劉徳道,本文經作者授權發布,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