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檔,觀眾恐怕再也買不到8.8元、9.9元這樣的超低價電影票了。近日,一則電影票補將受到限制的消息傳出,具體要求為:從2月15日(除夕)至3月2日(元宵節),全國影院票價(普通觀眾實際支付部分)不得低于19.9元,有特殊身份或條件限定的長期合作等不在其列。此外,補貼票數也有一定限制。
為了爭奪市場、促進票房增長,很多電影投資方都會對影片播放機構實施“票價補貼”。比如,電影票原價是30元,觀眾只花了9.9元買票,其中差價20.1元便是票補。而這筆票補通常是由影片投資方補貼給播放機構的。應該說,票補對刺激觀眾購票、撬動影片票房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觀眾少花了錢,播放機構沒有損失,影片投資方則因為“薄利多銷”而獲利,堪稱“皆大歡喜”。
那為什么相關部門又要出一個“春節電影票價不能低于19.9元”的規定呢? 對此,業內人士分析,此次限制票補是為了更公平的競爭,營造一個規范成熟的市場環境,“票補其實是一種不公平競爭,在一個成熟的電影市場里不應該出現,因為它對一些中小成本影片、文藝片不公平。”
不過這個看似對某些影片“公平”的規定,在觀眾看來恐怕就不會覺得那么“公平”了。在市場經濟的大背景下,電影和其他商品一樣,價格都應該由市場來決定。如果說一部影片內容足夠優秀、足夠吸引觀眾,相信投資方也不會不顧自身利益,拼命壓低票價甚至倒貼錢,因為這樣的電影即使票價再高也有觀眾愿意去看。
反之,如果一部電影品質不佳,即使票價再低,很多觀眾也不會買賬。而“不得低于19.9元”的限價規定,對于這些影片來說將更是雪上加霜。因為票價與需求有差距,觀眾覺得“花這個錢看這種電影不值得”,觀影的人少了,制作方的投資就更加難以有回報了,所謂的“公平”反而成了收回投資成本的障礙。
正如很多網友所言,要想真正繁榮電影市場,即使限價也應該是限制最高價而非最低價。商業電影是市場化行為,票價還是由市場說了算才好。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劉園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