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糾正“假旅游真地產”行業亂象
近日,多個涉及違建的旅游地產項目被叫停。在旅游項目培育周期長、投資回報慢的情況下,地產業務成為不少企業快速回籠資金的手段,然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旅游地產行業的亂象。
房地產企業進軍旅游的主要目的之一仍為拿地。“假旅游真地產”,容易導致房地產項目與當地生態保護相沖突,有些項目帶來的生態環境破壞是不可估量的。比如,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曾通報,三亞市鳳凰島填海項目以國際客運港和郵輪港名義取得海域使用權,但實際主要用于房地產和酒店開發,由于填島造成水流變化,三亞灣西部岸線遭到侵蝕,為修復岸灘不得不斥巨資對三亞灣實施人工補沙。這無疑是一種發展上的短視行為。
健康的旅游地產項目,應該是符合國家規定、市場前景好、項目策劃創意好、綜合帶動能力強的項目。用最通俗的話來講,就是發展旅游,應以呵護“綠水青山”為基礎,不能只想著“金山銀山”。竭澤而漁的發展模式,只顧眼前不顧長遠,是以侵害子孫后代利益為代價的。
隨著國家法律法規越來越完備、環境保護措施越來越嚴厲,以及人們環境保護意識越來越強,“旅游搭臺,地產唱戲”終歸會沒有市場。一方面,地方政府在上馬項目時,應堅持實事求是,對涉及違建的旅游地產項目應及早叫停;另一方面對開發商而言,還需主動適應新形勢,將更多精力投入到旅游經營上,方能實現長久收益。(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本文作者:楊玉龍)